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美丽中国梦 风好正扬帆”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一等奖)

“美丽中国梦 风好正扬帆”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一等奖)

时间:2023-05-06 10:51:11

相关推荐

“美丽中国梦 风好正扬帆”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16路公交车的起点是太原市火车站,终点是河西区西山脚下一个叫做斜坡的地方。这真是一道大斜坡,是一座山头从上而下斜劈一半形成的一道大坡。坡势陡峭,草木稀疏,少有人攀爬。坡下一片不大的空地就是16路车的终点。

从东到西横穿整个太原市,从繁华的市中心到萧索的城市边缘,再穿越郊区几个村庄曲曲弯弯年久失修勉强能走车的路,最后到达连石头都是乌漆麻黑的煤矿边缘。16路车走得好不艰难。

更难的是等待坐车的人。

等车难,车难等。那是一种望眼欲穿的等待,那是一种能让最坐不住的孩童都修炼得心如古井的等待。

那时的16路公交车太少了,一趟车等个二三十分钟是幸运的,等一两个小时是经常的,耗上大半天的光阴等不来一辆车也不是没有的。

等待从山脚下的停车场开始。

不等车的时候不会发现矿区的居民竟然这么多。人流从山上涌下来,从一条条或宽或窄的七拐八弯的山路上,从煤矿独有的载人有轨小矿车上,从七沟八叉找不到路的地方涌来。所有的人都在匆匆赶路,赶路却都不看路,只顾着引颈翘望。脚下的路并不平坦,走路的人不时地闪了脚,身子栽歪着,却一刻也不低下头,不错眼珠地盯着越来越近的停车场。最渴望的就是正有一辆16路车停在车场,那一定是要跑几步,绝对不敢耽误的。如果有一辆16路车正在开入车场,那更是得快跑,好抢占车门的位置,第一波涌上车,说不定能占个座呢。最惨的是赶到车场,却发现这里寥寥几人,甚至空无一人,说明刚有一辆16路车飘然而去,意味着等待将会无比漫长,有时候能漫长到令人绝望。还来不及后悔埋怨,就恐惧地发现涌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先到者眼中,后来者都是不受欢迎的,却是无法拒绝的。从矿区奔向市区,从闭塞奔向繁华,只有这一条路,只有这一趟车。人们扛着各色行李,怀着各色期望,带着各色任务,源源不断地涌到车场来。当人越来越多,估摸着恐怕一趟车坐不下的时候,人群越来越躁动,越来越不安。人们开始拉帮结伙了,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有临时找到故旧结成同盟的,也有有奈无奈单兵独斗的。各自根据以往的经验,揣测着公交车进站时的停车点,提前抢占有利地形。不怪人们着急,说是停车场,其实就是一块不规则的相对平坦的空地,孤零零立着一个公交牌,没有站台,没有栏杆,没有任何维持秩序的章程。在这里,坐公交车,遵循的是一种原始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车终于进站了,呼啸着划过半个车场,滑出一道弧形。车下的人们跟着这道弧形奔跑着,推搡着,拥挤着。身强体壮腿脚灵便的青壮们打头阵,一些泼辣的体格健壮的妇女们也敢冲在前面,更多的人随波逐流,体弱的老人孩子被裹挟着。人潮随时会失控,又随时自我调控着。即便是天寒地冻的冬日,车场被冻成了一个掺杂着煤屑和冻土的大冰坨,这让人胆战的游戏依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

上车了,挤着,抢着,争执着,拉扯着。妈妈喊着孩子,丈夫呼唤妻子,朋友邻居相互招呼。车前的往车后挤,车后的往车前穿,一家子要在一起,熟人要聚一堆。车门总是关不上,售票员例行公事喊着“别挤了后面还有一趟车”,车下的人照例固执地充耳不闻,拼了老命挤上车。许多时候,还得司机下车,使劲地推着最后一个人的背,售票员才能把车门关上。

车动了,一切喧闹静止了。有座的,没座的,都默契地安静着,谁也不想多说一句,谁也不想多动一下。久长的等待,狂乱的拥挤,打仗一样的占位子,终于有了这片刻的宁静。直到下一站到了。售票员大着嗓门提醒着下车的往门口走,没买票的赶快买票。人群又开始骚动了,几乎人人都皱着眉头,忍耐着这又一轮的打仗一样的下车上车。

16路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一站又一站,车窗外景物变幻。

忧郁沉默的大斜坡远远地落在身后,联结城区和矿区的一块块庄稼地绵延出活泼的绿色和黄色,冲淡了乘客们因久居煤矿而郁积心头的黯淡。矿务局到了,高楼有了;桥西到了,看见迎泽桥了;大南门到了,迎泽公园就在右前方,仿佛嗅到了迎泽湖湿润的水汽。16路车一站站地向前走,车上的人一步步地走进一个个新世界,再漫长再拥挤的等待也值了。五一广场到了,并州饭店到了,火车站到了。车一点点地空了,车速一点点地快起来。迎泽大街平坦宽阔,16路车总算有了一份汽车该有的昂首挺胸风驰电掣的潇洒。至于火车站起始站台处,又等了一堆翘首以待的乘客,司机和售票员都暂时不愿去想了。

售票员的消失是在1998年,太原公交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无人售票。全新的买票方式,全新的乘车秩序,全新的车,让人们新鲜不已,连等待也不那么难耐了,除非是堵车。

堵车的时候,16路到不了终点,等车人得沿着马路一路下行找车。迎面碰上从下元坐车回来的人,打听16路停在哪一站了,估量着还得走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走个二三十分钟是正常的,有的时候能一口气走到矿务局,那得一个多小时。

造成堵车的是拉煤车。挤满了煤车的路真不是人走的。贴着马路边,只容一个人通过。一边是一人多深的排水沟,一边是两三人高的大煤车,人们艰难地走着,前后相随,缀成一条歪扭的线。脚下是厚厚的煤面,一踩一个坑,鞋子袜子裤脚全是黑的。头脸也是黑的,连牙齿也敷一层煤面。人人都是一肚子的埋怨,怨路破,怨堵车,怨自己怎么就住在这么偏的地方。但没有人怨16路。一路跋涉,远远地看到16路的影子,心,妥妥地放下了。上了车,脚下跺一跺,嘴里呸一呸,就觉得干净了。挡风,挡尘,挡太阳,16路的车厢就这么好!虽然车厢的地板比跑别的路线的公交要黑一些,车身上蒙尘也厚些,但对常年乘坐16路的斜坡等车人来说,这趟公交无疑是诺亚方舟一般的存在。

真的是这样,在那二十多年里,16路对我就是家一样的存在。在市里逛了一天,大包小包,提着背着,拖着沉重的双腿,在下元等上了16路;去外地上学出差旅游回来,大箱小笼,拖着扛着,披着旅途的风尘,在下元登上了16路。一进车厢,就是一种回家了的踏实感。一路向西,下元,南寒,北寒,矿务局,西铭村,旧矿部,斜坡。家,在16路的车轮飞转中越来越近;我,在16路的车轮飞转中越长越大。从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走过青葱少年时光,走过青春活力年华,走向深沉内敛的中年岁月。该经历的人生,在一步步经历,等待16路,是其中一段相伴良久的旋律,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最终成为一段关乎成长的记忆。是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座城市的成长。尽管离开斜坡也有十几年了,但关于等待16路的记忆却已经深深地刻入我的心魂。

不久前又回了一趟斜坡,惊奇地发现,高架桥已经修到了斜坡脚下,从火车站从下元到西山真正就是踩几脚油门的事。司机一个人料理一趟车,开关车门,监管投币,到站提醒,顺带着回答乘客问话,轻松从容。

斜坡停车场还在,虽然30几年间,它的位置大小挪挪移移涨涨缩缩地变化,但总归就在大斜坡脚下。水泥铺地,平整漂亮。站在公交牌下,遥想往昔,我又想哭又想笑。

公交车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太原市从来不曾抛弃孺慕她的每一个孩子。一条条路就是她伸出的一条条手臂,努力地要把所有孩子们揽在怀中。

1949年建国,6辆公交车穿行于城市中心6条街道;1952年,始建3条公交线试探着勾联南北;到今天,2533辆车207条营运线路,织就一张密如蛛网无遗漏全覆盖的公共交通网络。无论是发展初期艰难起步的纤弱柔韧,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激荡着蓬勃气息的忙乱喧嚣,她总是顽强的,不退缩的。

70年了,她的臂膀越来越强壮,她的心胸越来越宽厚,她的气度越来越雍容。

她的孩子们,16路车和等待16路车的人,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幸福!(等待16路 韩雪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