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王阳明家训:凡做人 在心地

王阳明家训:凡做人 在心地

时间:2022-05-20 00:02:57

相关推荐

王阳明家训:凡做人 在心地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坏,是凶类。

心地是佛教用语,指人的存心,用心,思想,意念。心存好意的人是善人,而心存恶意的人则是恶人。

王阳明所说的凡做人,在心地,就是说做人,就是在念头上,在思想上做人。

我们都有良知,良知本身是善的,我们发出的念头却是在直接指引我们如何做人。念头是好的,我们就会去做好事,就是致良知。

念头是恶的,我们的良知就被恶念头遮蔽,虽然良知发出了命令,但是我们不去执行,这就叫违背良知。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儒家讲做事的动机最重要。我们要真诚的对待自己的念头,有恶就要改正,万不可跌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得罪当朝权宦刘瑾,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龙场是一个荒蛮烟瘴之地,当地人尚未开化,民风彪悍,与汉人经常激发矛盾。

上一任龙场驿站站长走之前给王阳明留下了五条建议,第一条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他们和汉人不是同一类人,阴鸷易怒,经常像魔鬼一样发火。即便是中原人也不要随便聊天,因为来这烟瘴之地的人大都是犯了大罪的穷凶极恶之人。

但王阳明没有退缩,他立下决心要适应这险恶的生存环境。

自从王阳明来到这龙场,当地土著就对这个神奇的中原人表现出莫大的好奇,他有时自言自语,有时来回转悠,又有时静坐不动。有时候遇见王阳明,王阳明还会很客气的跟他们打招呼,嘘寒问暖。

后来王阳明热情的邀请当地土著去听他的讲座,土著们并不相信他,但是在王阳明三番五次的盛情邀约下,他们便带着一颗心去了。

几次讲座听下来,土著们觉得王阳明这个人还不错,温厚老实,待人诚恳,还不遗余力的教他们各种知识,一来二去便和这个汉人成了朋友。

当时的贵州巡抚王质在王阳明给土著们讲课时,居然带人来砸场子,土著们一怒而起,把巡抚打的抱头鼠窜。

试问王阳明到底有什么样的神力,竟然与其他汉人不敢靠近的当地土著打成了一片,赢得了当地土著的拥护爱戴?

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王阳明的好心地。王阳明的良知是善的,心地也是善的,那么他就会做出善事来,他真诚的对待当地土著。

尽管当地土著起初对他有恶意,但是在王阳明的诚心感动下,土著们也去除了坏的念头,将自己的良知光明,发出善意。

反观那些心地坏的人,做人做事总爱耍心眼,只在乎眼前的小利益,放任恶的念头肆意滋长。他们总是能做出那些坑害别人,坑害集体的事情,仅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想贪的更多。

他们违背自己的良知,看似得到不少,实则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心,实在是得不偿失。可惜很多世人并未看到这一点,看到这一点也没有去好好的纠正自己的恶念,其结果往往是坏的。

用正确的心地做人,用正确的心地做事,时常纠正自己的恶念,每一件事都要思考心地是不是好的,做到事上练,也便是致良知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