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徐氏家族:三代书香 一脉相传

徐氏家族:三代书香 一脉相传

时间:2019-09-17 20:48:17

相关推荐

徐氏家族:三代书香 一脉相传

点上面蓝字加入徐氏大家庭

热点推荐:

全国最美徐氏宗祠大合集,尽显徐家气派!徐家人必看!

徐氏家族:三代书香 一脉相传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济南)

徐行健的家里一直挂着小时候与父母的合影23日,徐行健在家中整理父亲徐北文的作品。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李鹏飞 摄本报记者 邵猛

徐行健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有一格特意留出来存放父亲徐北文的着作,书房墙壁上也挂着父亲的几幅书法作品。徐行健说,他从小生活在“嗜读”的家庭环境中,徐家几代人也与书结下深深的情缘。

乐善好施捐己奉公先辈被戏称“徐大傻子”

徐行健说,自己家族的长辈,能找到有事迹记载的是高祖徐慎德,“很多家族续起家谱,而百年来徐家长辈饱受动乱,父亲忙于着书、教学、做学问,无暇续家谱,可能对此也不感兴趣”。徐家最早从何处迁到泰安,他父亲没有细加考证也未曾明说,他只知道到祖父徐芝房时,才来到济南。

徐慎德年少时失去双亲,从师学习制作锡器谋生,挑着炉担奔走四乡。有次在路上捡到一宗巨金,守候多日,终于交还失主。失主重谢,他坚决不受,失主在泰山山麓特意立了“拾金不昧”石碑表示感谢。“这位先辈好酒,后来娶了一位勤俭持家的媳妇,每每把丈夫赚的钱藏起一部分,一户家道败落的人家急需用钱要卖房产,她出资买下,徐家才开始有家产。”徐行健说。

徐行健的曾祖徐寿轩继承父业,锡器店在泰安城西升平街岱庙西侧。徐行健回忆:“他曾任泰安城区州前乡乡长兼军需支应局长,那时,有的人只要经手一次钱粮即可致富,他经手大战役三次、小战役若干次之供应,无收入且捐己奉公,临终尚欠私债数千元,靠子辈教学的薪水还账数年”。

当年北伐军进攻泰安,围城相持不下,徐寿轩在弹雨中冒死乘筐缒城而下,说服城外部队让守军安全撤出,守军则让出城池,避免了一场恶战。众人称体魄伟岸的他“徐大个子”,也有人因他热心助人称他“徐大善人”,还有亲友因他常办费力不讨好的事戏称他“徐大傻子”,因此,“他有了‘三大’的口碑”。

锡器店走出俩北大生为买书寒冬卖了棉被

徐行健祖父兄弟四人,两人不幸早夭,“祖父徐芝房和其弟徐步青聪明好学,前后两年考上北京大学。小小的泰安城,一家锡器店走出两个北大生,在当时传为美谈”。徐芝房的父亲徐寿轩虽然读书不多,但徐芝房的岳父王建屏却藏书万卷。王建屏有次见到一部渴望已久的书,手里尚缺一吊钱,到当铺中解开长衫,把贴身的棉袄脱下来典当,“我是急需,请摸摸这棉袄还热乎呢”。

徐芝房在北大读哲学系,曾师从梁漱溟,与何思源为同学,时值“五四运动”前后,追求西方学术的热潮兴起,然欧美原版书价格昂贵,仅有助学金的他买外文书力不从心。北京的隆冬干冷,为了邮购康德的大部头文集,徐芝房甚至卖了棉被,把棉袍套在被筒外,艰难过冬。

山东沦陷期间,徐芝房先在济南正谊中学任教,后返泰安筹建了私立泰山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又返回济南任教,“当时他在中学教天文、地理,自己编写教材”。徐行健说。

“祖母王正秋是我国兴办学堂后的第一批女学生,80多岁时给我们晚辈讲《红楼梦》,90岁时去世前几天,还借着阳光安静地看书”。如今,祖母的形象还能清晰地在徐行健的脑海中浮现。

24岁敢说“读书万卷”赊欠买书频遇上门讨债

说起父亲徐北文,徐行健直言“他这辈子是和书结合在一起的”。

1948年,徐北文去华东大学学习。到校填表,上有“读过何种书籍”一栏,24岁的徐北文不假思索提笔写了“读书万卷”,华大教务长雪苇当面拍板让他当了助教。“父亲并非‘吹牛’,当时家里别无长物,唯一有的就是丰厚的藏书”。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家住的是学校宿舍,不分什么书斋、客厅、卧室。只要有一张书桌,就是父亲神游的大天地。我是长子,睡床和他的书桌在一个房间里,晚上总看着他读书的背影睡过去;半夜醒来,灯光依然通明,他还在伏案读书、作文、写书法。”

父亲对书的酷爱超过一切,很长一段时间,徐行健感觉父亲对母亲、他和弟弟妹妹缺少关爱。“上小学时,有一天大雨滂沱,放学后看到同学一个个被父母接走,我自己冒雨跑回家,推开门,只见父亲正埋头读书。他听到门声才抬头看我,说了声‘下雨了吗’,又低头读书,我委屈得直想哭”。

徐行健记得,父亲每次发工资或者来了稿费,第一件事就是跑书店、逛书市,“当时济南的大小书商经常来找他,推荐古书、旧书的好版本,还允许他先赊欠买书。他发了工资就还账,家里根本就没有积蓄。后来他被隔离审查,书款没了着落,债主们轮番找上门让母亲还,多亏她精打细算才还上”。撰写歌咏济南楹联着作出版了却心事

“琴瑟友之钟鼓乐,凤凰归矣潇湘吟”,“趵突腾飞三泉歌唱尧舜禹,中华昌盛万代永明日月星”,“是也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在趵突泉、大明湖等景区,这些楹联正是由徐北文撰写。

作为知名学者,徐北文一生出版20余部专着,其中《先秦文学史》是建国后第一部专论先秦文学发展的断代文学史,得到了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称赞。“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写《大舜传》,描述大舜与济南的故事;还写了大量咏诵济南的古诗词、楹联等。”徐行键说,父亲曾多次表示“济南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还曾引用元好问的名句“有心长作济南人”表达对济南的感情。

“12月,父亲的身体状况不佳,我知道他一直牵挂着最后一部着作—《海岱居文存》的出版,我立即打电话给他的学生、一直忙于此书的张华松,他听后与齐鲁书社联系,印刷厂迅速赶制出两册。”徐行健清楚记得这幕场景:“12月21日下午,两册油墨未干的新书送到病床前,父亲仔细地看着封面、书脊、目录等,欣慰地微笑,呼吸短促、含糊不清地说‘好,好!总算去了个心事。谢谢,谢谢!’第二天7:00,父亲便安然长眠。他的一生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母亲做主,将父亲生前的3700余册藏书,捐赠给他曾任教的济南职业学校。”徐行健参加了当时的仪式。

整理父亲的作品传续爱书的情怀

因为父亲的藏书,少年时的徐行健有了向同学“炫耀”的快乐:“我给他们讲述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背诵李白、杜甫、陶渊明的诗,还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父亲‘嗜读成癖’,我从小就生活在读书的环境中,受他影响会自觉地多思考。”当年,徐行健因为“出身不好”不能读大学,进入毛巾厂当工人,在车间待了半年多就调到了设计室,“我从小读书,比很多大学生读的书都多,还会画画,黑板报写得不错,被厂长看到了”。

徐行健十分钦佩父亲包容、宽阔的胸怀,“他被打成‘右派’二十多年,平反之后,曾将他定为‘右派’的人来家中,母亲很生气,但父亲并不在意,说‘不是那个人造成的。

退休后的徐行健继续从事纺织、服装的设计工作,闲暇时间,他便忙于父亲日记、读书札记、书法作品的整理工作。家族的“书痴”情怀,他想传续下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