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我国古代是怎样选择都城的?它们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我国古代是怎样选择都城的?它们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时间:2023-05-15 18:55:08

相关推荐

我国古代是怎样选择都城的?它们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从中国奴隶社会起点夏朝开始直到今天,华夏文明共经历了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历数了大小上百个朝代的更替。伴随这些朝代的是几十个都城的兴衰史。

都城做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任何一个朝代对他的选址都是非常重视的。最初的都城只是以部落发源地为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城的选址变成了国家综合考量的结果。

历史朝代的更替衍生出了不同的都城,同时都城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本文就来谈谈中国都城的兴衰史,以及都城的变迁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由商代中期之前的部落聚居区为国都,到商代中期以后国家正式都城的形成

至少在商代盘庚迁殷之前,夏与商都是以其部落发源地为都城。此时的国都虽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但并未体现出它选址的重要性。

商代疆域图

当时人们并没有大地理的概念,只有小的环境意识。对于都城的选址不是以国家的角度来衡量,只是以适宜居住、便于生产生活为主要目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商代中期。商代第十九位国君盘庚继位后,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此前商王朝经历了五次迁都,每一次都伴随着王权的争夺。自从盘庚迁殷后,商朝直至灭亡就再也没有迁都过,可见国都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有多重要。

“盘庚迁殷”与此前各个时代都城的迁徙有不同之处。安阳正处黄河大“几”字“竖弯钩”的转折处,它北控鬼方,南临黄河,西依太行,左侧是黄河。他的选择,既与古代择居以“山南水北”相吻合,又控制了当时天下的中心。

可以说商代中期开始,国都的作用不再只是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这时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国家首都和大地理的概念。

从周、秦两代都城的变迁来分析国都对于国家兴起的作用。

国都在和平时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战争时期就是国家的命脉,牵系到国家的存亡。所以国都的选址是建国的重中之重。下面从战争角度来谈一下国都的作用及影响。

周代发源地原本在豳(陕西彬县),至周太王时期向南迁徙至西岐(陕西岐山)。此时正直商代末年武乙帝时期,商与周两个部族开始了正面接触,双方冲突不断。周虽然臣服于商,但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从周太王到王季,再到周文王直至周武王都是在想怎样灭掉商。

周代崛起之后都城迁徙图

关于商周之间的强弱对比,可以从周朝不断的迁都中看出端倪。首先周太王迁都到西岐,是让周更接近了当时更加发达的商。然后他的孙子周文王灭掉亲商的崇国后,将都城从西岐向东迁到了沣水西岸(西安西南)。这证明此时文王公开与商决裂并将势力大副向东推进。

最后武王跨过沣水,在对面建了镐京,并迁都于此。这时的武王已经有了与商争夺天下的雄心。虽然只是一条小河,但对于当时的条件来讲,它足以阻断大军的调发。武王这个决定其军事意义要远大于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可以看出,周的迁都史就是不断向东逼近,其实力不断增强,最后灭商。国都迁徙对于周的兴起有重要意义。

再看秦朝。 最初秦只是居住在甘肃东南部的一个小部族,之后不断东迁。到秦德公时,迁都于雍(陕西凤翔)。秦朝中途虽然出了像秦穆公这样的明君,但秦一直不被东方诸侯所重视。从秦穆公以后,秦国国势一路走低。直到秦献公继位后,将国都从雍迁到了栎阳(西安市阎良区),这时秦国才开始崛起的历程。

秦献公的这次迁都虽然不能说是要与东方诸侯争霸,但很大程度上使秦国的统治中心开始更好地接触到东方文明,并学习先进的技术,这次迁都为之后秦孝公的变法起到了积极作用。秦献公之后,秦孝公继位,任用商鞅变法,他听从商鞅的建议,将国都迁到咸阳。这次的迁都虽然由东向西,但距离并不远,并且咸阳也处于关中平原腹地,依渭河而建,方便由渭河进入到黄河。秦国都城的迁徙也是对秦国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秦国从原本一个边陲部落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帝国。

商鞅

由东西向的沿黄河流域分布过渡到南北向的沿运河分布

纵观古代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其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五代十国之前主要沿东西向的黄河分布,从五代十国之后便开始沿南北向的运河分布。

南京一角

从周的镐京、秦的咸阳、西汉的长安、东汉和西晋的洛阳,再到隋唐的长安,都是沿黄河流域分布的。宋代开始定都开封,当时开封是大运河的枢纽,随后南宋都临安;金都北京,再到后来的元明清,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北京为首都。只有明建国初期以南京为都,但也是以大运河的南北走向为轴。

古城西安

造成首都布局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隋炀帝可能是被后世妖魔化最为严重的皇帝之一。他开凿大运河的初衷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出游,但不可否认,大运河的通航促进了南北交流,便于南物北输。当时江南已有所开发,但由于交通所限,其物品尚未大量输入北方,大运河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隋代大运河

江南经济与交通的发展使得中国地理整体布局有了大的改变。唐代之前主要以关中和河北为主要的税收来源地。隋唐对关中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耗竭;又唐末藩镇割据混战,河北首当其冲,以至于上述两个地区不再适合定都。

唐代末年的税收基本全来自于江南。。宋代定都开封,但也是通过运河从江南输入物资。彼时的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沿线。这也影响到了以后元明清三朝对首都的选址。

北方少数民族对于中国首都变迁的影响不容小视

中国历代的大一统基本上都是北方南下,而非南方北上(除了明灭元)。这一结果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大,这也表现在首都的迁徙上面。

如果“五胡乱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还影响不到中国历史首都变迁的话。那么,从辽、金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就开始影响到了都城的变迁。

辽、金都是发源于东北,并且逐步南下 当时他们所对应的北宋、南宋分别定都于开封和临安,这也是他们进攻的目标。这样的结果就是自身根基在北,目标在南,所以政治中心就是南北向的而非东西向的。彼时的长安、洛阳已不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后来的元、清皆是如此,从北向南统一中国。需要一提的是明成祖迁都北京。最初朱元璋建国时定都南京,成祖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后没多久就迁都北京。他提出了一个霸气的口号“天子守国门”。当时北元残余势力尚未被彻底清除,北京就是明朝北方的门户。明成祖的这个迁都决定可以说也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关。

明代北京城

试想一下,如果辽、金、元、清他们的发祥地不在北方而在西方会怎样?恐怕中国的都城史会改写。中国的首都不可能沿南北向排列,北京也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都城的变迁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的兴衰更替决定着首都的迁徙,同样,首都的迁徙也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从历代都城的变迁可以看出对于今日中国的影响很深远。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西安与洛阳的没落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及黄河流域不再是经济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江南及京津地区。

北京作为首都也标志着原本以二都(西安、洛阳)为核心的黄河文明逐步扩散至祖国的大江南北,增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时,首都由东西向布局改变为南北向布局标志着我国由大陆文明迈进了海洋文明。众所周知,黄河不通航运且西安、洛阳离海洋较远,而南京与北京都是近海城市,这更利于中国走向世界。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可以说,中国都城的迁徙也是迎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