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除宦官何进殒命 迎少帝董卓进京——董卓(十)

除宦官何进殒命 迎少帝董卓进京——董卓(十)

时间:2024-05-16 03:40:11

相关推荐

除宦官何进殒命 迎少帝董卓进京——董卓(十)

话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的指示,发兵到了平乐观,大小宦官们纷纷来找何进请罪,袁绍欲杀之而后快,但是何进却下不了这个决心,结果错失了这次惩治宦官集团的机会。何进一直以来受袁绍的影响要彻底铲除宦官集团,但是这次机会来了,却在临门一脚的时候选择了不听取袁绍的意见,哪怕袁绍觉得机会难得,三次向何进提出诛杀宦官的请求,何进依然不能听取。这确实让人觉得无法理解其中的缘由,可能这就是何进这个人寡断,做事目的不明确的性格吧。

但是何进的密谋这件事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结果泄露了不少消息。宦官们都感到恐惧,想改变局面。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由于这层关系,张让在家中向儿媳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被遣返回家乡。但是想到我家几代都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皇上的面貌,然后就算被遣返,也死而无憾了!”这位儿媳觉得不方便直接向自己的太后姐姐说,便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于是何太后就把董卓已经率兵进逼的事儿给忘了,也忘了害怕,又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她这种做事犹豫,出尔反尔的拉抽屉行事风格,跟自己的哥哥何进还真是像,果然是一家人啊。)

八月,戊辰(二十五日),何进入长乐宫,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选三署郎进宫守住宦官的住房。中常侍张让、段珪商议说:“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如今突然入宫,这是有什么意图?难道先前窦武的事件要重演吗?”派手下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了全部谈话内容。于是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暗中埋伏起来。等何进出来,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本刚从太后那里出来,听到召唤,竟然就听从又被邀到尚书省的阁楼。

何进入坐阁楼之中,张让等宦官从埋伏的地方窜出来,这次可不是请罪了,而是责骂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的罪责。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才挽回了局面,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你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您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又有谁?”说完,“尚方监”渠穆便拔剑把何进杀死在嘉德殿前。

而后张让、段珪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这些愚笨的宦官居然选择先发制人的方法,先杀掉何进,这哪里是保全自己的方法?其实一直以来犹豫不决,不能下决心除掉宦官集团的却恰恰是何进本人,如今宦官们竟然下手杀掉何进,这其实是他们保全性命的唯一稻草,如此一来,他们自己的末路自然也就接踵而来。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竟然在宫中被宦官所杀,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虎贲中郎将袁术正在洛阳统兵,于是率军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他们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尚书卢植手持长戈站在阁道的窗下,仰头斥责段珪,段珪惊恐害怕,于是放开何太后,何太后赶忙从窗口跳下,得以幸免。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宦官伪诏中任命的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不久司隶校尉袁绍与河南尹何苗等也率兵赶来,驻扎在“朱雀阙”下,捉住了中常侍赵忠等人,就地砍了他们的头。

吴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收受宦官的贿赂而不能与何进同心,而且怀疑他与宦官有勾结,于是号令军中说:“何苗现在虽然助我们攻杀宦官,但他一向都是袒护宦官的,而且收受宦官的贿赂,才导致今天大将军何进反被宦官所杀。他虽然说是大将军的弟弟,但其实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他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何进部下都流着泪说:“愿拼死为大将军报仇!”

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mín)当时也在场,董旻非常认同吴匡的话,便于吴匡合兵,率兵与一起攻杀何苗,把他的尸体扔在宫苑里。何进这个因收受宦官贿赂替宦官求情的异母弟弟,本来是进宫配合大家给哥哥报仇的,结果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也被当作了仇杀的对象,做了刀下鬼。

这一天,不仅仅十二常侍是屠杀的对象,所有的大小宦官都成了被剿杀的目标。袁绍关上北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这其中不仅仅是宦官,就连有人因为未长胡须也被误杀了。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有的士兵爬上端门屋,向宫内冲击,一时间宫廷内部到处都是喊杀,乱成一片。

庚午(二十七日),张让、段珪等宦官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陈留王刘协等数十人步行出门。夜里,到达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颗御玺没有随身带上,没有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连夜赶到黄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说:“你们如今还不速死,那就由我来送你们去见阎王!”于是用手中的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又惊又怕,拱手下拜,而后又向少帝叩头辞别说:“我们死后,请陛下自己保重!”于是投河而死。至此,引发此次事件的全部宦官常侍便由于自己愚蠢的抉择造成了外戚集团和自身彻底覆灭的双输结局。

闵贡便扶着少帝与陈留王刘协,在夜里借着萤火虫的微光,在黑暗中摸索着徒步向南走,想回到宫中。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大家一齐上车,到达洛舍歇息,住了三天。辛未(二十八日),找到两匹马,少帝独自骑一匹,陈留王刘协和闵贡合骑一匹,从洛舍向南走到了北芒镇,这时才逐渐有公卿陆续赶来。

而董卓率军一路赶到显阳苑,远远望见起火,知道发生了变故,便急忙率兵前往。天还没亮,来到城西,听说少帝在北边,就与大臣们一齐到北芒镇奉迎少帝。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直哭。这也难怪,一直养尊处优的皇子新近登基,突然经历了如此大的变故,再加上骤然看到董卓所统帅的西凉军,而西凉军中有不少羌胡人,羌胡人面貌又大都比较凶恶,所以,一下将少帝吓哭。

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现在我率军前来迎驾,怎么反倒要军队后撤!”于是董卓上前参见少帝,少帝正吓得够呛,说起话来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并不害怕,而是主动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整个事变的经过,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当时,刘协只有9岁,比少帝还小整整5岁。董卓大为欢喜,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此时的董卓心里居然便产生了要废黜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当天,少帝回到宫中,大赦天下,改年号,将光熹元年改为昭宁元年。混乱中丢失的皇帝六玺中的五玺全都找到,唯独传国御玺丢失了。接着,任命丁原为执金吾,署理京城治安。

骑都尉鲍信本来去到泰山郡募兵,恰在这时归来,他劝说袁绍:“董卓统率强兵,从边疆赶来,恐怕将有不轨的打算。现在不早作打算将他控制住,局面必然会被他所控制。应该乘他刚到,兵马都很疲惫,发动袭击,可以生擒董卓!”这是第二个人在提示要提防董卓了,第一个是郑泰,曾经向何进进谏过要提防董卓为人强悍,不仁义,且贪得无厌。可见董卓这个靠私聚势力,黑社会起家的背景是一直被明眼人所顾虑的。

如果袁绍真如鲍信所言,以司隶校尉之职再联合执金吾丁原先发制人率先袭击董卓,那么朝中大权恐怕就落在袁绍手里了,但是袁绍由于不知董卓此次进京到底带了多少兵马前来,不敢贸然发动进攻,而且董卓迎少帝有功,伐之无由。于是鲍信只好率领部队返回泰山郡。

而董卓也恰恰像鲍信所说的那样,因迎回少帝有功,便借此要入主中央朝廷,成为掌握大权的权臣。然而,少帝回京并未因此使东汉的局面逐渐恢复稳定,急于确立地位,要执掌大权的董卓即将进一步为风雨飘摇的东汉末路拉开序幕~!

预知董卓将会引领东汉朝廷走向何方,敬请期待董卓(十),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知兴替 History_Talk ,我在那里更新的比较及时,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