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五言律诗奠基人王绩

五言律诗奠基人王绩

时间:2022-01-11 12:32:23

相关推荐

五言律诗奠基人王绩

王绩(约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万荣县)。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也是当时名医。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也是一位音乐家和医学家。 出生:儒学世家

出身儒学世家。祖上为南朝宋车骑大将军王玄谟之弟王玄则,精通儒学,曾任宋太仆与国子博士,为江左子弟尊为“王先生”。受其道曰“王先生业”。于是大称儒门,世济厥美。王玄则生子焕,著《五经决论》五篇,仕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王焕生子虬,有著《政大论》八篇,其言帝王之道着矣,历并州(今太原)刺史,封晋阳公。王虬生子彦,著有《政小论》八篇,其言王霸之业尽矣,官至同州刺史,称“同州府君”。王彦生子杰,也做王傑,一作王一,著有《皇极谠义》九篇,其言三才之去就深矣官至济州刺史,封安康公,受田于龙门。王杰生子生子隆,承诏著《兴衰论》七篇,每奏帝称善。待诏云于龙门,后世称为祁县王氏龙门支,出现儒学家王通、小说家王度、史学家王凝、诗人王勃等。

生平:斗酒学士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只有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即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故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养鸟等均有研究。

王绩性情旷达,嗜酒如命。唐武德八年(625),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诗词:开创唐诗

王绩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王绩是一重要的诗人,历来对他评价甚高,认为其功绩在于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王无功文集》5卷本的发现,使王绩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更加引人注目。王绩文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隶解题》、《文献通考》等俱载为 5卷本,而明以来唯有3卷本行世。近年经有关学者努力,终于发现了5卷本,整理后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5卷本诗歌数量,几乎等于3卷本的3倍,从而为研究王绩诗歌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据5卷本所载诗歌来看,应重新评价王绩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五言律诗奠基之功,其实应归于王绩。

关于五言律诗的形成和定型问题,也就是说五律格体的确立,自唐人以下,比较—致的看法是成于沈佺期,宋之问。而从王绩诗歌创作的实绩来看,五律格体在王绩手里已初步形成,基本定型。关于这一点,可参看王志华先生《五言律奠基者旧说应予推翻》一文。据王文统计,《王无功文集》5卷本中,五言诗共118首,除去15首古风外的103首中,有合格的五律14首,合格的五绝13首,合格的排律5首,达32首之多。并且另外71首,也为准近体诗,即基本合格,偶有失粘或矢对的情况,仍然算得上近体诗,而且大都写得清新刚健,气象恢宏高远,已大有唐律唐韵配规模旨趣。这便足可证明王绩是五言律的奠基人,在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前对王绩的这个重要贡献认识不足,5卷本的重见天日,将使他的贡献得到应有的评价。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韩理洲先生校点的《王无功文集》5卷会校本,是目前最为完备的王绩文集。

特长:善琴济医

王绩除好酒外,还好弹琴,又精于占卜算卦,兼长射覆。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

王绩也是当时一位名医。时天下大乱,去职归乡里,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或以济人。载入《中医人名辞典》(页69)、《医学入门.历代医学姓氏》(页18)。

除好酒外,王绩还好弹琴,又精于占卜算卦,兼长射覆。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国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贞观十八年(644),王绩病卒于家中。与陶潜的《自祭文》一样,生前已备有自撰志铭,并嘱家人薄葬。

评价:历史影响

王绩的一生,采取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他对现实不满,心中郁结着愤懑。他曾在《自撰墓志》中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的思想比较复杂。他是大儒王通的弟弟,但又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友人、刺史杜之松请他讲授礼仪,他拒绝说:“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在《赠程处士》的诗中还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可见他对封建礼教是采取批判蔑视的态度的。

王绩在他的诗作中,十分可贵的是反映了他的无神论思想。尽管他思想上有消极的因素,但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在《赠学仙者》中写道:“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学仙之风,明确表示否定。他还写过一篇名曰《醉乡记》的文章,虚拟了一个醉乡,说那里“去中国不知几千里”,环境优美,人们没有争斗,真是一个互相友爱的大同世界,这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十分类似,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他与当时的无神论哲学家吕才是莫逆之交。王绩在与吕才的交往中,随着相互友情的加深,他的反对迷信来世与祈求在冥间降福的思想也愈加坚决,直到临死前,他“遗命薄葬”,并自撰墓志铭。王绩的诗歌中,对现实是表示不满的,但往往因他缺乏积极向上的理想,而是采取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过酒家》),“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醉后》)。这种消极颓放的处世态度,导致他反映现实方面的作品很少,也影响他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是王绩的不足之处。

作为初唐诗坛上的诗人,王绩在唐诗的形成和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他的诗朴素、自然,接近生活,摆脱了六朝的诗风,有些诗歌仍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如“豺狼塞衢路,桑梓戍丘虚”(《赠薛牧》),“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赠梁公》)等,反映了隋末唐初天下动荡、政治斗争激烈、生产遭受破坏和统治阶级内部倾轧、勾心斗角的社会现实。王绩的大部分诗是反映他的闲适生活及山水田园风光的,这是和他的隐逸生活密切联系着的。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国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附录:诗文选摘

《野望》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的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的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似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从田园诗的发展上看,陶诗重在写意,王维的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的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的先声。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是属于未来的诗歌发展时代的作品了。

五斗先生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於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