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从干将铸剑到芜湖铁画绵延两千多年的灿烂铁艺文化

从干将铸剑到芜湖铁画绵延两千多年的灿烂铁艺文化

时间:2022-12-29 20:04:19

相关推荐

从干将铸剑到芜湖铁画绵延两千多年的灿烂铁艺文化

芜湖神山干将莫邪铸剑遗址

芜湖鸠兹广场中的干将铸剑像

芜湖储氏铁画之迎客松

芜湖储氏铁画之咏莲图

纵观芜湖数千年的发展史,有一种文化伴随着芜湖人跨越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走到了今天,这就是铁艺文化。它铸就了这座城市刚硬而倔强的气质,也赋予了这里的人们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干将铸剑铁铸山

芜湖是我国最早的铁的冶炼与制造基地之一,丰富的铁矿资源、优越的交通位置,为传统冶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了铁的冶炼与铸造。民间一直流传着干将莫邪在此铸剑的传说,在今天市区的赤铸山上还保存着传说中干将炼剑的遗迹。康熙《太平府志》载:“神山在(芜湖)县东北九里,与赤铸(山)相连。《图经》(汉唐时期书)云: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砥石”。民国八年(公元19)《芜湖县志》对神山有同样记载。“赤铸山”还记有:“楚干将造剑之处,山有干将墓”;“火炉山”记有“相传干将造剑设炉于此,因以为名”;“破山”云:“干将试剑于此,上有试剑石”。宋代诗人黄庭坚《赭山》诗云:“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冰断,村酤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寒光”、“太阿”为干将铸造的宝剑名称,此诗引用了干将铸剑赤铸山的典故。可见,早在宋代干将铸剑于芜湖的故事已广为流传。

1979年10月,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等来芜湖作历史地理考察后写了《芜湖市历史地理概述》一书,书中指出:“干将铸剑的地点,全国范围内流传有二,除芜湖之外,还有浙江莫干山。我们认为,从文献记载来看,芜湖为早。又一种可能,干将铸剑,并不只会在一个地方。但是,干将在芜湖神山铸剑是屡见于史乘的”。

从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众多的古代炼铁遗址的发现,也印证了自春秋战国至唐代,芜湖一直是重要的冶铁基地。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繁昌县竹园湾、三梁山、铁牛山发现三处唐代炼铁遗址,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6处较大的冶铁遗址,17处冶铁废墟墩,还有多处小的遗址。1989年,繁昌县又出土了铁锭,经炭14测定为春秋时期的产物。

濮氏技艺之光大

南宋初年,山东曲阜精于炼钢的铁工濮家兄弟七人,因金兵南侵,相约从军,从事钢铁武器制造。兄弟七人中的老七随军转战南移落户芜湖。他先是居住在芜湖东南郊的百家店,炼铁制钢,因钢铁品质优良,畅销于民间和军队,业务兴旺,因此人们将百家店改为濮家店。濮家的高超炼钢技术与芜湖传统的冶铁技艺相结合,推动了芜湖钢铁冶炼业的勃然兴起,铁的冶炼与锻造,成了芜湖手工业主业。

到明代中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芜湖专业炼钢的钢坊不断发展扩大,濮家的濮万兴钢坊就从濮家店搬迁到芜湖西郊的铁石墩、铁锁巷一带的濮家院,这里有西湖,便于为钢淬火。这时,徽商也到芜湖兴办钢坊。明城墙筑成后,因炼钢业发展,用水不便,濮万兴又在城西外七更点设置了总作坊,濮家院为东作坊。从康熙到嘉庆年间,芜湖大钢坊发展到十八家,小型的还有不少。其中仅陈姓钢坊一家就发展成为五家:陈奎泰、陈元泰、陈祥泰、陈京泰、陈茂源。《芜湖县志》(19版)记载:芜湖“惟铁工为异于他县,居市廛治钢业者数十家,每日须工作不啻数百人”。“铿锵之声终日不绝于耳”。芜湖炼钢冶铁进入全盛时期,在石桥港西面的花津路曾建有白石浴池,专供本作坊炼钢工人沐浴,可见工人人数之多。

璀璨铁艺留史册

钢铁冶炼锻造业的昌盛,酿成了芜湖别具一格的铁艺文化。来自四面八方的铁艺技人与芜湖本土的工匠相互竞争、切磋,不断尝试、创新,催生了一大批怀揣绝技的能工巧匠,发明了冶铁史上著名的“芜钢”冶炼法,打造了驰名的“芜湖三刀”:剪刀、菜刀、剃刀,更是创造了亘古一绝的艺术奇葩——芜湖铁画。

我国古代炼钢工艺,经历了块炼渗碳法——百炼钢——炒钢法——灌钢法四大技术过程。灌钢法是我国冶金制造史上一项独特的炼钢工艺。灌钢法又叫团钢法,它是利用了钢的碳含量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的化学构成,将生铁与熟铁共熔,利用先熔化的生铁熔液淋铸于熟铁上,使熟铁得碳成钢,生铁去除多余的碳和杂质成钢。灌钢法这项技术成熟于公元六世纪,以后又不断改进。产生于明代中期的“芜钢”工艺便是在灌钢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嘉庆《芜湖县志》记载说:“初锻熟铁于炉,徐以生镤下之,名曰喂铁,喂饱则镤不入也。于时渣滓尽去,锤而条之,乃成钢。其工之上者,视火候无差,忒手而试其声,曰若者良,若者楛。其良者扑之皆寸断,乃分别为记,橐束而授之客,走天下不訾也,工以此食于主人倍其曹,而恒秘其术”。 这里记录了芜钢冶炼的基本过程和技术,也反映了“芜钢”的发展盛况,其中提到的技术高超的工匠可以精确地掌握火候,通过用手轻敲听音判断所炼之钢的质量优劣,可见其技艺之精湛。

“芜钢”工艺是在本地原有技术基础上吸收了当时先进的“苏钢”工艺,冶金史上将“芜钢”和“苏钢”相提并论。明中期后,因苏州缺乏铁、煤等原料资源,大批业主和工匠艺师从苏州移至芜湖,芜湖已经成为“苏钢”的实际生产中心,从而使“芜钢”最后取代了“苏钢”。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在芜湖关道宋镕《贩运钢斤章程》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芜钢”这一名称,并指出“芜钢”的生产和销售发达,“钢为芜邑土产,贩运百有余年”。

清光绪《湘潭县志·货殖五》记载:“冶铁取钢,必于芜湖。乾隆中,黄聚泰身往佣于芜湖,三年结良工八人,要与归。起炉听钢,岁坐致千金。至今钢坊称聚泰,南北推其良。西商不复往芜湖矣”。

“芜钢”的发明和外传,充分体现了芜湖铁艺文化对外来技艺的吸纳、包容与改造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芜湖铁匠打造出了闻名遐迩的芜湖三刀。芜湖三刀具有式样美观、钢火纯正、刀刃锋利的特点,明清时期就畅销大江南北。剪刀有“硬剪铁皮不卷口,软剪丝绸不打滑”之美誉,清道光年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奖章。菜刀有“斩钉削铁如泥”之称。

芜湖一绝为铁画

清康熙年间,“少为铁工”的芜湖人汤鹏,因与画家萧云从为邻,“日窥其泼墨势”,而深受其启迪,故“以铁代墨,以锤代笔”,将传统的国画艺术与锻铁技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造了最早的“芜湖铁画”。在此后的日子里,汤鹏与萧云从长期合作,创作了大批包含有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多种艺术形象的铁画,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芜湖铁画”以铁为原料,以锤代笔,以炉为砚,以砧为案,依据画稿取料入炉,经过锻打、焊接、钻挫、整形、防锈烘漆等一系列技术、工艺,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然后衬以白底,装框成画。

“芜湖铁画”始终保持铁的本色,构图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和笔意,远景赋以疏细线条,近物则以粗犷布势,使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能得透视之感,人物能具传神之态,花鸟能显生灵之姿,锤锻之巧与画理相通,绘画与工艺结合,是芜湖铁艺文化厚积薄发的产物,也是传统技术与传统艺术碰撞的结晶,充分体现了芜湖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保护与发掘民族传统文化,1956年,芜湖市工艺美术厂成立,在铁画老艺人储炎庆的带领下,创制了一批批精美的芜湖铁画佳品,并培养了一批铁画技师。1959年,大幅铁画《牛郎织女》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和巴黎博览会;1960年,铁画艺术家们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精心制作了长4.5米、宽2.5米的大幅铁画围屏《迎客松》。1977年,芜湖的铁画艺术家们又为毛主席纪念馆精心制作了长8米、高2.3米的铁画挂屏——毛主席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

芜湖铁画曾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受到人们欢迎,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为祖国赢得了荣誉。5月,芜湖铁画的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春秋时期的干将铸剑、到明代的“芜钢”、再到清代的“芜湖三刀”、艺苑奇葩“铁画”,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芜湖人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与勤奋创新,创造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奇迹,谱写了我国冶金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