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京剧课堂】京剧的表演特征

【京剧课堂】京剧的表演特征

时间:2024-02-24 07:24:54

相关推荐

【京剧课堂】京剧的表演特征

《 我 的 京 胡 演 奏 法 》

张舜华(刘长瑜早期琴师)

曲谱+演奏MP3光盘

《我的京胡演奏法》读者意见反馈

读者的褒奖

(1)刚见到这本书时,没意识到书名的含意,看了书听了录音后,才体会到“我的”(演奏法)两个字的份量,这确实是您地道的“私房玩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大路活,所以我像掏到宝似的特别高兴。

(2)您的两手、您的弓头真的是了得,当年的大师……

(3)初看到这本书以为和市面上这类书一样,只是对传统东西的记录。读过后才发现这里孕含着的是您独特的见解和创新,使我觉得新奇,您的理念对我很有启发。

(4)有的创新竟出自六十年代初,那么早就有超越时代的追求,真的非常难得。

(5)不是任何好东西一下能得到认可的,有时需要时间来验证。您这本书不管人们早认识、晚认识,总归是个有价值的财富。

(6)拿第一页的“甘露寺”来说,落“3”字的过门您没按老套子走到底,而是在中间来了个异峰突起,这个意外立马使人提了神儿。

(7)读了书以后使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您当初要是一直在北京发展下来,说您早就是独具一格的大家了。

(8)您应该专工老生戏、青衣戏,不但琴艺施展得开,还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读者的疑问:

(1)传统过门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几乎哪出戏都能通用,好背、好记,好拉。您的过门垫头好像每个戏都不大一样,能记的住吗?

(2)您的“玩艺“深了,票友能玩的好吗?

(3)有的地方不是习惯了的老过门就觉得不好记,不好张嘴。

(4)您的拉法字多,有时还和唱腔不一致,这样会不会搅腔?

向读者征询过的几个疑问:

(1)关于“票友能否玩好”和“不好记不好背“的说法怎么看?

往深里玩儿是要具备相当基础和功力的,就跟学书法一样,既不能上来就练“狂草”,也不能永远满足于“描红“吧?您的变革肯定是给拉琴人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可不可以这样说:唯其如此,才会乐在其中呢?关键看你喜不喜欢爱不爱了,深爱哪会怕麻烦,真爱还能学不会吗?

(2)关于“拉法字多”,“是否搅腔”的疑问怎么看?

裹腔的字就该比唱字多。至于和演员一起拉多少板长音的伴奏法儿,的确是单一了,您的创新可以叫着“殊途同归“吧,这不就是跟着时代在发展和进步吗?搅不搅腔那要看处理的好不好,而不是形式本身的问题。

(3)怎么看维承和创断的关系?

如果大家都按老传统严格地依葫芦画瓢,怎么会有后来各种流派的诞生?这些名家要是活到现在,肯定不会是自我封闭的,后人努力学习他们是对的,但不能把维承看成是终止的和一成不变的。

360pskdocImg_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