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山西五台:殊像寺大文殊殿

山西五台:殊像寺大文殊殿

时间:2020-10-17 17:39:11

相关推荐

山西五台:殊像寺大文殊殿

殊像寺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317-420)初年,唐代(618-907)重建,元代(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1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大文殊殿,现存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的。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

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狻猊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於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青庙的十大寺之一。

在内蒙、青海、西藏少数民族中,很多人都知道的五台山“荞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殊像寺的这尊塑像。神话传说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才把这神像塑成。

传说塑造此像时,文殊菩萨於天空显真容,匠人急中生智,拿出他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於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文殊菩萨的称谓。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这一彩色悬塑,反映了罗汉在峻岭间的千姿百态,有降龙伏虎、撼山探海、聆听讲经、端坐习定、脚踩水兽、坐船渡海、飞行空中等各种形像。描绘出了罗汉们的苦行,表现了他们的法力神通。

这一巨型彩色悬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给人一种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博大深远之感,是一幅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划逼真的彩色悬塑画。

明代天啟六年(1626),在寺后西北角清静处修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堂”,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

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经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堂”研讨经文,引起流言。

在京城的康熙听见了,以为有损皇族声誉,於是派人火烧殊像,试图将三公主与年经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唯独三公主与年经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脸他两之间没有恋情,於是便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於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