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秋收 超难忘的秋收(4组)

秋收 超难忘的秋收(4组)

时间:2022-03-25 19:42:05

相关推荐

秋收 超难忘的秋收(4组)

秋收,超难忘的秋收

文:心泉清润

翁翁郁郁的树木,绿意葱葱的庄稼在几场秋风和秋雨中仿佛川剧中的变脸艺术,一会儿黄,一会红,斑斓动人的秋景画就这么展开了。这旖旎而迷幻的景色不会持续多久,因为随着一场秋收,秋天的盛妆舞会就会收场。

最先报告庄稼成熟消息的是蟋蟀,早上庄稼人推开房门蟋蟀早已等候在门口,如果你还没有注意到它们,它们就会守候在水桶底下,知道你用水桶挑水时就会发现它们。谁家都有蟋蟀,听到它们??的叫声,庄稼人就开始做秋收的准备了。

老农在蟋蟀的催促声中赶到了庄稼地里,这时玉米叶子已被太阳榨干了水分,薄如白纸在风中沙沙作响,待老农走近,几片叶子在风的托举下似乎是在和老农招手。老农就在玉米叶的摩挲中走进了玉米林中,他顺手剥开一颗玉米穗,红黄的玉米穂照得他晃眼,他仔细观赏,籽粒饱满,个头整齐,他咧着嘴无声地笑了,心里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然后,象是不同而约,家家户户开着农用摩托或是拉着架子车掰玉米来了。一趟趟地从玉米地里出出进进,车上便装满了玉米。停顿下来歇息时,才感觉胳膊上、脖颈上火辣辣地痛,这是玉米叶子在身上留下的道道划痕。每一棵玉米都是一个母亲,红黄的玉米穗就是它们的儿女,叶子就是它们的手,当庄稼人帮助她们分勉时,她们一用力就在庄稼人身上留下了抓痕。

黄豆地的叶子一片金黄,豆荚还是青黄的颜色,再过几天一阵风吹来大部分叶子就会落下,满地里凸现的都是成串的挂着饱满豆荚的豆杆,豆荚已变成土黄的颜色。这些挂着豆荚的豆杆就像挂着成串的风玲,它们在风中轻轻地摇曳,似乎是在告诉过往的庄稼人:我已经成熟了,该跟你们回家了。

收割黄豆也是挺费力的,黄豆的杆不像麦杆那么柔,既硬又粗,同样是用割麦的镰刀,但割黄豆不用足够的劲儿就很难割掉,成熟的豆荚又很扎手,所以一块地的豆子割下来左手往往被豆荚扎伤,右手磨出了血泡。

芝麻的荚一黄就可以收了,但不能太黄,是那种下部的荚青黄最顶端的荚还发着青那种。如果等上上下下的芝麻荚都黄了才去收就晚了,因为你一动芝麻棵,芝麻粒就会从芝麻荚张开的嘴里掉出来。小麦、谷子和豆子都可以说割,而芝麻不能,收芝麻叫杀芝麻,其它几种庄稼一镰下去同时割一大把,而芝麻因为比它们稀疏,一镰下去只能一棵,所以叫杀,芝麻杆虽然比黄豆粗壮,但远沒有黄豆杆结实硬朗,因为它们是空心的杀起来比黄豆要省力。

高梁算是庄稼中的帅小伙,挺拨伟岸,在庄稼中数它的个头最高,因为它的果实高高在上,庄稼人收获时就带着敬仰的姿态说“扦”,先从高梁杆上方二尺来长的地方将连着高梁穗的细茎扦掉,然后捆成捆运到家里。待晒干脱粒之后,空穂会做成笤帚,那些细茎会被农妇用针线做成“锅拍”,而高梁杆也大有用处,被庄稼人织成“箔”,用做凉晒农作物或是做瓦房的里子。

稻子是庄稼中的谦谦君子,快要成熟时就垂下了头,越是穗大,头低得就越很。它还很善良,它从不拒绝鸟儿的光顾,以至于稻田地成了麻雀们的聚餐场所。麻雀们在稻田地里欢喜得不得了,可这片稻田地的主人见到这唧唧喳喳的场面却很心焦。于是他扎了一些草人儿,还给其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给其戴上一顶帽子,让其装模作样地在谷子地里替自已站岗放哨。又有一群麻雀有说有笑地向稻田地腑冲下来,就要落下的一瞬间见地里都是摇头舞?的“人”,惊叫着倏地四散而去。在不远处躲着的老农见此情景一阵窃笑,心里说:过几天收割时不会损失太大了。

花生的果实是在土里,所以成熟时不刨出来是看不到它的辉煌的,为了弥?这个遗憾,它就开了一地的黄花,花越稠密结的果就越繁盛。但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花在上而果实却在土里?花生的叶子一枯萎就表示可以收获了。花生的生长期100天,如果到时没顾上收,来了一场雨淅淅沥沥下上几天,天晴再去收时许多花生籽在壳里就发芽了。如果是墑情好或是沙土地用手就可以把花生拨出来,要是收获时节赶上旱天则需要用铁耙去跑,那样就费力多了。

在秋作物里红薯收获得最晚,在其它地块都打扫干净时远远地还能看到一片片绿绿的庄稼地,那一定是红薯地了。红薯可以一直等到霜降,苦霜把红著叶子变黑变焦时再去收获也不晩。这之前庄稼人尽可以去忙着抢收其它的农作物。红薯好种易成活,产量高好管理,剪一根枝条压在土里就生根了。在那些吃不饱的年代里红薯的面积最大,也救过不少人的命,曾有“红薯轱辘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说法。现在因为玉米可以高产了,红薯倒成了秋作物中的一种点缀。

秋田的田野里,时不时会看到红彤彤的一片,秋高气爽,这红就显得格外地耀眼。这红是朝天辣。现在粮食吃不完,不少庄稼人也适当改种经济作物了。这种不像其它辣椒长着摘着,而是等着全部长红之后整棵整棵的拔下来然后装车拉回家。

把庄稼从地里收到家里或场里只是完成了秋收的第一部,要实现颗粒归仓还有许多活计要做。比如玉米,拉回家里以后就利用饭前饭后或是晚上的时间剥皮。剥玉米主要是女人的活,男人们虽然也在陪着剥,但一会儿要吸烟,一会儿要喝茶,出不了多少活儿。孩子们也凑热闹,但屁股上像扎了钉子,剥不了几穗就打闹去了。

女人也动口,可手一直没有停,那些轻柔的玉米皮,白色中透着淡淡的绿意,犹如被撕碎的云朵。眨眼间,那些金黄的玉米棒就在女人身后堆成了一堵墙,男人赶紧过来把剥好的玉米系成串挂在屋檐下的墙上。正剥玉米时邻家大婶来串门,于是就坐下来一起剥,边拉家长边剥玉米,直到月光暗淡,院里的一堆玉米已剥了一大半,邻家大婶才在主人的催促下拍掉衣服上的尘土起身回家。主人家剥玉米的老老少少也站起来洗手插门,不一会儿屋里就响起了沉重的鼾声。红薯还要切干、还要下窖,花生和辣椒还要摘、还要晒,黄豆还要碾……

那些青青黄黄的庄稼在庄稼人的忙忙碌碌中在田野里消失了,但活汁还要继续。那些游荡在野外的麻雀、喜鹊们也纷纷飞到村庄里,它们一会儿在树上,一会儿又在院子里溜达,和庄稼一起分享秋收的快乐。

有人忙家里,有人忙地里,家里的是收打,地里的是耕种,不等光秃秃的地里长出嫩绿的麦苗儿,这秋收就不算结束。

父亲的稻季:我竟然心悸的夜不能寐

文:司葆华

再过半个月的时间,老家的晚稻就要开始收割了。

少年时代,每年这个时节,面对沉甸甸的稻穗,做村里会计的父亲脸上总是挂满了面临丰收的喜悦。可是,我的心里却如坐针毡。

因为,我害怕那没日没夜的繁忙秋收。

每当看到乡村的田间地头,聚集了大量不请自来的“飞贼”——麻雀时,我的恐惧会一阵高过一阵。甚至,在放秋假的前几日,我竟然心悸的夜不能寐。

为期十天的秋收,对我而言犹如一个孕妇经历一场巨大的产痛。而父亲的表情却与我截然相反,在割稻前一周,他就准备好镰刀,把每把磨得铮铮发亮,并小心翼翼地挂在堂屋的窗台上。然后父亲会每天会站在地里的田埂上,似乎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看见路过的村人,便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这家或那家庄稼的长势。

在秋风中,稻浪象水的涟漪一样,浮动起伏,那片黄灿灿的颜色,在阳光下炫目放光,这时,站在地头的父亲会随手掐下一株下垂的稻穗,然后摘下几粒,用手剥开谷粒的外衣,放在口中,随着一声被咬碎的脆响,父亲象一个将军似的,果断地把手一挥——开镰!说完,他就迅速地弯下腰身,扬起手中的镰刀,眼前的一垄垄水稻纷纷倒下。原本密不透风的稻田,在转眼之间,被打开了一条”通道“,一直延伸到田间的另一头。

我跟在父亲的身后,不知为何,我总觉得镰刀钝的要命,在我的刀下,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听不到父亲那里发出的那欢快的声响。再回头看看我那割过的稻茬,凌乱不堪,东到西歪,让人不忍直视。

爷爷常说,小孩没腰,但一个往返下来,我的腰早已疼痛难耐,索性躺在潮湿的戈米草上。嘴里不停地发出唉吆唉吆的叫声,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慰藉。但父亲常常是不为所动,他从来不会说,你回去看家吧。

晌午顶上,秋老虎的威力丝毫不输于炎炎夏日,我勉强着自己,也不断鼓励着自己,我发现:割稻子其实和打仗一样,需要的是一种斗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真知灼见我在十岁的时候,就深有领悟。

下午的时光就不用说了,每次都是早早到头的父亲过来“接”我,他看我的眼神里,满是力量和鼓动,于是,我咬牙坚持着。其间,每隔半个小时,我都会休息一会,而父亲则在我掺不忍睹的行间里,曲着身,一根根地进行返工梳理。

稻粒饱满,就预示着有一个好收成。父亲这一代,提及58年,就会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感,50后的人,对饥饿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在父亲的眼里,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不上满缸满囤的稻米更来得踏实。

这眼前盈手可握的真实,可以让父亲在整个的稻季都满脸灿烂。

正在遐想间,忽然传来父亲的低语——好了,休息的也差不多了,我们开割吧,虽貌似自言自语。但却让人无力抗拒。

尽快那块潮湿的草地让我极其留恋,但我还是缓缓地站起,然后俯身前行,稻海浩淼,我们父子又重新奋力泅渡,以镰刀作桨,朝对岸进发。父亲还是那样一路劈波斩浪,唰唰唰,姿势矫健,富有节奏。多数时候只能看见他汗渍斑斑的脊背在稻浪上面漂浮升沉。我呢,割几把,欠欠身,喘几口粗气,急切地朝前瞅瞅。稻地的那头还是那么遥远,遥远得步步直逼我体力和耐力的极限。热汗白流大半晌,收割进度还是叫人觉得丧气。在我,就像写一篇千字长文,才刚开了个头,接下来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要搜肠刮肚,死抠硬挤。

我真有种虚脱的感觉。不停咕咕咚咚的喝水,像一台热透了的柴油机。一壶凉茶,那是我们一晌的给养,没几气就叫我喝得底儿朝天。父亲没怎么喝。他全神贯注,他心无旁骛,他根本顾不上。和父亲的差距越来越大,我随时都觉得自己会被灼热的稻浪淹没。在父亲依然左冲右突,快意杀伐时,我目光落在他呼呼生风的镰刀上。我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表现如此不堪的原因。其实我一直就对自己镰刀的锋利与否将信将疑。我觉得父亲的削铁如泥,而我的则钝似木刀。于是和他交换了手里的家伙。当父亲那把所向披靡的镰刀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笨重无比。我那把到了父亲的手上,他依然身手矫健,高歌猛进。

这块不足五亩的稻地,足足耗去了我们汗流浃背的三个整天。父亲也累。每次上地时足下生风,而收工回来步伐凌乱。平时抽烟节制的父亲,这几天近乎猛抽无度。在他每次饭后,都坐上一会的杨树下,总是一地烟头。但他以半百之身,当之无愧地做了我们家稻海征战的旗舰。父亲对土地有种宗教一般的无限崇敬和由衷膜拜。放下手中的算盘之后,他就是一个满身土腥的农民。

还是在那时候我就想,最浪漫的诗人为什么总和最不浪漫的稻田情感上一劲儿地撕掳不清呢。就是那个稻季,就是在贯穿父亲生命里那些年去年来的稻季里,我找到答案,标准答案。

秋收时节,这些画面所展现的乡土气息,个个具有标志性

如今,在农村的很多地方,农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繁忙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农村的乡土气息和那份淡淡的质朴情怀。

忙碌间隙的小憩。

田里劳作,有狗狗作陪,并不寂寞。

戴着笼套的黄牛,在卖力地为农人服务。

即使再忙,也要填报小羊们的肚皮。

大人忙的时候,孩子一边放羊,一边写作业。

捶高粱的老人。

摊晒中的芝麻。

田间的劳作,奶奶的装束和装玉米的器具,都是如此的具有乡村味道。

过滤谷粒的大婶。

去田间装玉米的老人。

掰玉米的老人。

很熟悉很亲切的场景。

用车头碾压谷物。

村里的老百姓总也闲不住。

女人也顶半边天。

并驾齐驱的牛。

割玉米的老人。

秋收的时节里,虽然忙乱,但走入乡村,走进田间低头,总能收货到不一样的触动。

你经历过的秋忙是什么样子?俺老家的场景绝对抓住你的视线

故乡远在千里,又近在心中。每年秋收的季节,我相机的镜头总会跟着我的思绪,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对农民来说,秋天是最值得期待也是最难忘的季节。

在这一段日子,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劳动。在乡间小路上,几乎是清一色的拉庄稼的板车和三轮车。

无论收成怎样,每到收割时节,父母的脸上总是乐呵呵的,他们整天都在田间劳作,中午吃饭也只是凑合着随便吃一点。他们这段时间的劳累,绝不是我们在外飘泊之人所能想象的。

家里孩子还小的,就负责烧饭“看家”,绝对保障“后勤”的供应……

早稻,已经到了收割的时间,忙碌是这个时节的主打基调。

上小学的孩子跟着妈妈一起到田间,体会学校里所不能感受到的五个字——“粒粒皆辛苦”。

节俭惯了的农人,哪怕再辛苦,也顾不上休息,目的是为了“颗粒归仓”。

没有用联合收割机的,还是像我们儿时那样,脱粒的过程,就是一个用心灵感受收获的喜悦过程。在旁边,空气里洋溢着的,都是稻草叶子的芳香。

采用收割机的,村里的邻舍都会过来帮忙,轮到谁家,不管儿女在不在家,都不用惊慌。

你看,大婶家在收割时,竟然有那么的人帮忙。

在田间收割好,仅仅算完成了一半,把粮食拉到家里,才等于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孩子们还要做功课,捡来的稻粒,就由提前回去的孩子带上。

晚熟的稻子,到收割还要有半月的时间,它们的上空,常常纠集着数不清的麻雀。

高粱,也即将成熟,在湛蓝的天空下,秋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声响。

大青豆已经子粒饱满,它们被农人从田间拔来,剥开之后,用来做中午的菜肴。

辣椒田里,已是一片飘红,给黄色的秋天,注入了一抹鲜亮的颜色。

年迈的三奶奶,在一颗颗捡起地上的零碎,孩子在城市安家,农田的活,无论如何都要和老伴担当。

即使干活,孙女也要带在身边,摊晒的大娘们脸上满是喜悦的神色,只是不知道今年干辣椒的价格如何……

农忙的日子,隔壁的大奶奶喜欢给她的儿子和儿媳熬绿豆粥,有时也会给父母送来一碗。

辣椒晒干的时候,大叔就这样用四轮车把它们拉回家,这画面,亲切吧!?

大棚里,一茬蔬菜已经售卖完毕,新的一轮又紧接着跟上,农人们依然还是一丝不苟地精耕细作。

耕田的师傅,沿着旁边的“拉线”,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秋忙的季节里,大人们汗流浃背地忙碌,其中可有你可亲可敬的父母?成群孩子在奔跑玩耍,个个壮实得像饱满的谷粒,其中可有你儿时不知疲倦的身影?

秋收秋种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它代表着今年农民的又一个收获季节,他们脸上有疲倦,却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这就是中国最朴实的农民,土地是他们的希望,收获果实是他们的快乐,在此,也替他们祈祷一切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粮价有增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