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王铁山教授:点燃心灵之火 启迪智慧之光 培养发展之力|治学大家谈

王铁山教授:点燃心灵之火 启迪智慧之光 培养发展之力|治学大家谈

时间:2023-07-23 03:17:41

相关推荐

王铁山教授:点燃心灵之火 启迪智慧之光 培养发展之力|治学大家谈

教育漫谈

——点燃心灵之火 启迪智慧之光

培养发展之力

教育的宗旨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教育解读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做善也。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们对教育都做了很多论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大多数都将教育定义为人格、人性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传授。英文中教育一词是Education。一般以“E”开头的词通常都描述由内及外(Exit)、由里及表(Explosion)、由近及远(Explore)的离散、放射行为。因此,英文的Education的内涵是指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或潜在的素质、能力,由内而外地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一种发展状态。基于这样的理念,西方教育模式更强调诱导、引导、疏导和指导。重在激发、激励、唤起内在的能量,并鼓励发散性、批判性思维。通常既要知道是什么,更要搞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教育模式则聚焦在传授、灌输、说教、教导及训导上。更突出对已有知识的占有和运用。体现为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通常只知是什么,很少思考为什么,更难拓展到怎么办。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自我深度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四川大学前校长谢和平先生对教育的内涵有一段表述:“教育在燃起一把火,而不是给人一桶水”,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我理解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缺少灵魂的器具。站在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肩膀上,我斗胆将教育的宗旨总结为:灵魂的构建、人格的完善、行为的规范、思维的开发、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养成、技能的培养。

知识的本质

“知识”早年又被称作“智识”,是一个名词,泛指信息与资讯的集合。如果把“知识”两字分开,却各自是一个动词。“知”指认知、获取和占有信息和资讯的行为。“识”指利用所拥有的信息和资讯产生观点和判断的行为。哈佛大学前校长曾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的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所以,一个完整的教育应该是从“知”走向“识”的过程。培养出的人应该既有所知,更有所识。“知”是“识”的基础,“识”是“知”的升华。没有“知”,很难产生“识”。只有“知”,缺少“识”,将一事无成。有知有识是高人,有知少识是庸人,无知无识是俗人。

回顾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莘莘学子们将绝大多数的时间消耗在书山题海之中,学过了很多书本知识,似乎知道了不少,但思考了多少?思辨了多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保留了多少?面对生活、社会、未来是否还能够辨清方向?除了眼前的苟且,是否还有诗和远方?

现实中的知识包含书本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工作知识四个组成部分。而人们常常只关注书本知识。甚至于把教学称为“教书”,将学习称为“读书”。将教与学的活动都聚焦在书本知识上了。其实书本知识只是前人的智慧总结,是了解生活、认识自然、进入社会的基础,应该首先掌握。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工作知识才是一个人立身、立命和立业之本。如果一个人只是学过了一些书本知识,那他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知识结构是残缺的,生存能力也是不强的。因此,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之,学习应该是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并产生个人感悟的过程。同时,学习也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上好生活、社会这所大学,读懂写在生活中、写在大地上的无字的书,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智慧的构成

智慧建立于知识的基础之上,并升华于自我的感悟。其与“识”既相通又不同。概括起来,智慧由“观察力、思辨力、判断力、执行力”四个力组成。这四个力得益于书本知识,但产生于生活、社会、工作实践和实战。当一个人观察问题深入、思辨问题透彻、判断问题准确、决策问题正确,它无疑是一个智者。智慧升华于“悟”。“悟”这个字,左边是“忄”(竖心旁),右边是“吾”(我)。“悟”的本意就是“我用心地想”。所以,悟是个人独立思考、自省、思辨和判断的过程。悟的延伸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思想的源泉,是创新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正因此,良好的教育更关注于被教育者的观察、思维、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就是对“悟”的开发。能大策大悟的人往往很通透,更包容,更豁达、更睿智、更有创造性。这就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人,领军型的人才!

教书与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范”二字的最好诠释。“学高”是指整体或某一方面具有比他人更丰富的知识或更高超的技能。“身正”是指在道德和品行上可作他人效仿的榜样。这就对我们这些老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精辟地阐述了为师者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高等学校教师,仅仅讲好一门课、发表几篇论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身体力行地教会学生做人。并在教育过程中传递人生的真谛,启迪学生的智慧。所以,教师是一个具有挑战的伟大职业。他们应该是博学多才的学者,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社会人才的生产者。

环顾四周,我们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大师呢?为什么一说到大师就要追溯到民国时代?我们自己做到了几许?也许还有很大差距,但只要我们有一种信念,有一种追求,我们就会做得更好,中国的教育就更有希望。最可怕的是,既没有理念,又缺乏思想,更没有行动,只把教师的职业当作自己谋生的手段、饭碗,那样的老师恐怕就会误人子弟了。

教育的成果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教育的产品是人。国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有赖于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赖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社会期待着大批优秀的人才辈出。但现实的教育却无法满足社会的这种急切需求。特别是文凭与水平、学历与能力、学位与品位、知识与文化常常不相称。这是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矛盾。

从数量上看,我国无疑是世界上的教育超级大国。但从质量上看,我国还远远不是教育强国。而在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中,质量的意义远远大于数量。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了“双一流建设”,实施了“双万计划”。这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举措。希望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能够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教育发展的前提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如果国家和社会的大量投入,培养出的却是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育应该回归本源。做好基础教育,提升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做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人文修养宽泛、科学素养厚重、专业技能高超、职业契合度好、社会认同度高”的人。他们能广泛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经过充分历练之后,其中的一部分将会脱颖而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有担当、有贡献”的民族精英和社会栋梁。

这就应该是教育的成果。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就不辱使命,成为了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引擎。

作者简介

王铁山,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和辐射效应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聚变辐射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极端条件下材料与器件分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教务处

编辑 | 李容基

责任编辑 | 周唱

主编 | 肖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