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梁山泊为何三受招安——我来评《水浒》(八)

梁山泊为何三受招安——我来评《水浒》(八)

时间:2020-01-01 04:43:18

相关推荐

梁山泊为何三受招安——我来评《水浒》(八)

梁山泊为何三受招安储宇昂 梁山泊被招安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归根结底,在于当道的奸臣昏庸无能,嫉贤妒能,才使梁山泊被招安三次。 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是“招安”这件事存在的先决条件。辽兵犯境,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使军队孱弱,屡战屡败,而朝廷就是想要借助梁山泊这群“亡命之徒”的力量去征辽,或假借辽之手平定国内的叛乱,好坐收渔翁之利:辽和梁山泊无论谁输谁赢都必然会斫折实力,于是朝廷便成为最大的赢家。“欲取姑与,欲奋先敛”,遣使招安实质上是奸臣保全自身的阴谋诡计,如果不是他们招安做得不够好惹人讥笑,那便几乎是操纵玩弄宋江等人于鼓掌之上了。奸臣的心机诡秘、阴狠狡诈确实可怕,令人不寒而栗。 第一次招安时,皇帝深居九重,因奸臣欺瞒,粉饰太平,自以为无“更大大宋皇帝”,因此制曰“本欲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率领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 等等。无一字不骄矜,无一字不自傲,语语狂悖。他们似乎忘记了招安的对象是梁山泊内的英雄好汉,他们上应星曜,素性骄傲豪爽,两股锐气相撞怎能不生出火花?第一次招安失败。 第二次招安时语气恭顺委婉了许多,可结果仍是失败了。奸毒的王瑾故意把诏书断句,要“除宋江”,暗藏弊幸。梁山泊好汉素来最重义气,况且宋江是他们最亲爱的“哥哥”,深受梁山泊各路好汉的尊敬和爱戴。众人一听这话立马大发雷霆,射杀来使,又回梁山泊去了。再一次失败。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三次招安的诏书上宋、卢由“流寇反贼”变得“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并有“早早归顺,必当重用”等语,宋江等人怎会不因浩荡皇恩感激涕零、心甘情愿俯首称臣呢!这了结了宋江等人的夙愿,于是成功。 高俅等人的浅薄愚蠢使招安历经曲折,倘若他们能认真分析宋江实力强大却并不造反、不兴风作浪的原因,便能知道梁山泊好汉的本意在于报效国家,“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针对他们心中所想对症下药,用刚柔并济的手段给予他们恩惠,使他们可以为国家效力,招安也就不会那么庸琐复杂。庸臣比奸臣更为可怕,而如果大臣又奸又庸便是一个国家的大不幸。无能的小人便善于化简为繁,将原本简单的问题无限复杂化,以此来哗众取宠。自以为才干过人,叫人敬佩,其实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增加笑料罢了。 这些表面原因都出自一个祸源:奸臣当道、弃人才而不用。 阅毕《水浒传》,我唏嘘宋朝之无人,但事实绝非如此。“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奸臣嫉贤妒能,排斥异己,招纳党羽,极力埋没人才,好权倾朝野。梁山泊好汉中,武艺高强如杨志、武松、林冲等人不就从为朝廷效力吗?可惜他们被奸臣欺压,迫不得已投靠梁山泊,而这几人最后都成了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奸臣的这一愚蠢行为,无异于自戕手足,使得梁山伯声焰愈烈,结果是自害其身,可见天下之事机缘巧合,自己谋害别人,免不得遭他人荼毒,冤冤相报,终有一日。正因为官府一手造就梁山伯强大的实力,却又无力平定,只好招安。 奸臣不仅缺乏用人之量,更缺乏识人之术。唐太宗曾云:“正己患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倘若宋朝有郭子仪、徐达、常遇春之类的奇伟绝伦之大将得以被重用,区区梁山泊草寇可患不一鼓而平吗?梁山泊好汉虽说是上应星曜,但明末不也有难民因饥煽乱、引啸为患,且自称上应二十八星宿吗?说明代号与实力无关。如果真用良将讨伐之,则贼焰未张,其势可扑;贼锋屡挫,其弱可擒;贼党自离,其衅可间,即使有百宋、卢,不难立灭。于是朝廷就不会以低三下四的姿态去招安,而是会坦荡兴师,将梁山泊剿灭,尽显国家雄力和气魄。小人之误国处在于此。 把持朝政的无能奸臣之后台,是昏庸愚昧、闭塞言路的皇帝,而皇帝又是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产物,这些共同导致了梁山泊三受招安的悲剧。《水浒传》是一首悲壮的圣歌,梁山泊好汉的英勇事迹已随风消逝,湮没于滚滚历史长河,再被提及时也是作为饭后闲话,可他们敢于反抗邪恶的正气萦绕于世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砥砺前行。 我为那个时代所有遭到荼毒的人哀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