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岳”览西湖·静听“石”语 ⑩ | 走读西湖北线——保俶塔

“岳”览西湖·静听“石”语 ⑩ | 走读西湖北线——保俶塔

时间:2023-01-03 03:40:01

相关推荐

“岳”览西湖·静听“石”语 ⑩ | 走读西湖北线——保俶塔

导语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而西湖,就像是杭州的灵魂一样,踏上西湖,与文人墨客相伴,感受人文底蕴,遇见新的自己!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陪您走读西湖北线,“岳”览西湖,静听“石”语。本期我们将与您一同走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俶塔。

基本概况

保俶塔古称应天塔,又名保叔塔、宝所塔、宝石塔等,位于西湖宝石山顶,南临西湖,西接葛岭,与雷峰塔遥遥相望,形成着名的“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

保俶塔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907-960年),初为九级,后毁。初建时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九级。宋、元以后几经毁建。现存砖塔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45.3米。塔基呈八边形,用条石砌成。塔身清水砖砌,分七层,逐层向上收分,第一层的北面嵌民国《重修宝石塔记》碑。塔顶置铁铸塔刹,高10米,由覆钵、仰钵、五重相轮、华盖、宝珠、火焰珠等构件组成。塔西侧平地陈列展示1997年塔刹维修时更换下来的明代旧塔刹构件,按原样搭置。

历史沿革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吴越三世五王都笃信佛教,首府杭州建塔之风大盛,区域内的保俶塔与至今尚存的灵隐寺双塔,即为此时肇建。

保俶塔坐落在宝石山上,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907-960),确切始建年月不可考。塔初为九级,后毁。

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僧永保重建,减去二级。此后历经宋、元、明,屡毁屡建,皆至七级而止。

明隆庆年间(1567-1572),保俶塔又渐损圮。万历七年(1579)重修,为七层重檐楼阁式,可登高远眺,塔周围檐廊挂置明灯,入夜蔚成大观。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英国籍医生梅藤更以建医院为名,盗租宝石山土地,将保俶塔圈入围墙内,杭城舆论哗然,群起抗争。经多年交涉,于清宣统三年(1911)由官方出面赎回。

现塔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塔身砖砌,底层边长3.26米,逐层向上收分,塔身第一层的北面嵌《重修宝石塔记》碑。

3月,保俶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文化价值

保俶塔自古就是西湖胜景的标志性建筑,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证了丰富的历史文献史料,对研究西湖的变迁与文化景观的形成,研究西湖佛教文化与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保俶塔作为见证杭城五代时期佛教文化兴盛的建筑遗存,真实地保持了五代始建以来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东端山脊的原址;塔八角七层、修长挺秀的外形保持了自五代始建以来历代重修的历史面貌;塔身所使用的砖石、铁质塔刹等反映了民国时期重建的建筑材料;塔身砌筑方法、立面仿木构装饰等体现了民国重建时的建筑技术。

集千年历史风貌与建筑技艺于一身的保俶塔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它,历经风霜而又涅槃重生,优雅地矗立于西子湖畔,默默守护着这一池西子水,守护着它那长达千年的历史沉淀。

往期精彩内容

走读西湖北线| 断桥残雪

走读西湖北线丨平湖秋月

走读西湖北线丨曲院风荷文传四海,笔播千秋 | 走进黄源旧居

金戈铁马卷天地,壮志凌云焉可易—— 走进岳飞纪念馆

为我名山留一席,看人宦海渡云帆——走进林社

END

来源:岳庙管理处文字:钱庆图片:金菁音频:虞岚编辑:陈志华 范雨涵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微信号:westlake_china新浪微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