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茅盾《春蚕》——春蚕丰收 为何成灾?

茅盾《春蚕》——春蚕丰收 为何成灾?

时间:2019-02-14 11:46:31

相关推荐

茅盾《春蚕》——春蚕丰收 为何成灾?

“真是天也变了”

茅盾从小处着墨,却视野高远,通过老通宝一家人“丰收成灾”的荒诞命运,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境况,折射出所有旧中国底层劳动者的共同处境。

《春蚕》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成就最高的一篇,其余两篇分别是《秋收》和《残冬》。

茅盾笔下的老通宝一家,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几个月的心血却仍付之东流。不仅是经济上走向破产,他们试图通过辛勤劳动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也随着破灭了。

《春蚕》以老通宝的心路历程为主线,讲述了春蚕熟,但是长时间的辛苦却没有换来好的收成,反而给老通宝一村人增加了负担的故事。体现了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农民生活的不易,封建势力的严重剥削,最后导致官逼民反的主题。

这个主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它是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它真实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中国百姓的深重灾难。

从文章开头就反映了西方殖民侵略对中国带来的影响——资本主义倾销商品给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带来的冲击,自然经济解体不像是历史书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是农民家业衰败,忍饥挨饿。

也许在客观上资本主义的入侵有好的一面,但对于老通宝来说,最鲜明的一点表现在他对与洋有关的一切物品的厌恶。洋鬼子来了,一切就都变了。老通宝想不明白的是:在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手工业的微不足道,机械化生产的洋纱,不论是质量、数量还是价格都远远优胜于土纱。中国的手工业衰微带来的是无数个像老通宝一样负债累累、忍饿熬夜却毫无收获的苦痛结果。

《春蚕》中也贯穿着一些南方养蚕人家的习俗,比如认为去年蚕花不好有不惜字纸的缘故,老通宝不让儿子与荷花接触,因为她是“白虎星”,会导致败家,在窝种的第二天用大蒜头占卜,最后还要谢蚕花利市。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靠天吃饭的情形,以及农民对读书人的尊敬。

原本春蚕的收获来带的是喜悦,但是在时代的变革中,春蚕的美好收成却成为了一种痛苦。为了养春蚕操碎了心,欠下了债,结局却是春蚕成了鸡肋,卖不出去、扔了可惜,何况还有债没有还清。

老通宝对洋人的恨不是没有缘由的,等待着老通宝这样的农民家庭的,就是一个走投无路、解不开的死局。

文章全篇先抑后扬,而后再抑。先说生活一年比一年艰难,再说富种时迟迟不绿,老通宝的占卜有又十分不好,但过程中却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蚕花越来越好,给了人希望,却在最后时刻转折——春蚕熟却找不到收蚕的地方,蚕厂挑剔压价,最后使得老通宝家因为丰收增加了债务,最后只得起来反抗。

就像开篇所说的“天也变了”,人若不变,等待着的就是如老通宝家一样的结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