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春蚕:茅盾的矛盾 很茅盾!

春蚕:茅盾的矛盾 很茅盾!

时间:2024-04-12 15:39:00

相关推荐

春蚕:茅盾的矛盾 很茅盾!

《春蚕》是著名作家茅盾的小说"农村三部曲"里面的作品之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蚕是以养蚕为主要收入的农民的重要生活来源。按道理来说,在物资短缺的地方,商品应该是好卖的,但是春蚕的丰收却给蚕农带来了一场灾害。《春蚕》描写的是三十年代淞沪会战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春蚕丰收而带来了一场灾害。小说就是围绕着养蚕和卖蚕之间的一系列的事情展开的。

老通宝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传统的农民,能吃苦耐劳,积极地面对挫折。关键是他不向命运低头。清明前后,太阳就像火盆一样烤着大地。虽然天气如此之热,但是老通宝还是穿着过冬的时候穿的破棉袄,因为他的夹袄还在当铺里面放着呢。他绝对想不到天气会这么热的,不禁发出"真是天也变了"的感叹。这里所说的"天",从读者的角度分析应该不仅仅是指天,更多指的是他生活的社会环境。从"也"字看出,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一个农民发出"真是天也变了"这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很无奈却不得不接受所面对的一切。

老通宝做事情有自己的判断,不会随波逐流。城里的陈大少爷说由于上海不太平,恐怕当地的蚕厂也不能开了。但是老通宝执着地认为桑叶长得很好,不可能等到桑叶变成枯叶而拿去喂羊的。其实在古代中国的绝大部分历史时期内,农民根本不在乎这个天下是姓什么的,不在乎谁当皇帝,因为谁当皇帝都一样,农民都是受到官吏压迫的群体。好比清朝初期的"反清复明",难道真的明朝比清朝更好吗?姓朱的天下或者姓爱新觉罗的天下都一样,有人站出来"反清复明",恐怕是因为满族是少数民族吧!

农民分不清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就是整个国家都灭亡了,我们国家面临过的亡国危险是由别的国家侵略引起的,而不是自己国家民族之间的厮杀。亡天下就仅仅是改朝换代,中国还是中国,绝不成了其他国家。辛亥革命后,绝大部分的农民都以为革命党人的领导是新的皇帝,革命仅仅是改朝换代而已。那时候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日本人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们想吃掉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把中国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奴役所有生长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儿女。那时候的中国,农民是不可能领导革命的。

小说就像一本社会的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春蚕》里面的一段话很好地说明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注定会失败的。小说里说到老通宝的祖父和和陈老爷同时被长毛(太平天国士兵)掳去,同在长毛窝混了六七年,不但同时在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还偷了长毛很多的金银珠宝。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大半个中国展开,达到了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最后还是血腥地镇压了,所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是农民起义的失败。农民纪律性不强、制度混乱,当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候,往往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不思进取。农民是很容易就会满足的一个阶级,历代以来只要有土地就满足了。 "长毛"造反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一系列的问题便会油然而生了。

老通宝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他迷信鬼神,把陈老爷家和自己家的不幸都归结于"长毛鬼"。老通宝认为小陈老爷吸鸦片,败光了家财,是因为"长毛鬼"在阴间向阎罗王告状追还陈老爷当年拿走的金元宝横财。老通宝家里连田都没有了,反而欠了三百多块钱的债,他把这个遭遇的原因归结为他的祖父当年逃命时候杀了一个小长毛。老通宝自从懂事以来,就虔诚地为那个"小长毛"烧香拜佛,丝毫也不敢怠慢。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老通宝的这种迷信思想还是大有市场的。逢年过节的烧香拜佛不说,就算有的人生命垂危也不去看医生,反而去拜访所谓的"半日仙"——能够通鬼神之人。

农村年纪越大之人,烧香拜佛就越虔诚,越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的存在。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封建迷信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即使是今天,也能够清晰地看到种种落后的东西。老通宝是相信鬼神之人,把引发一切不好的灾难的原因都推给了什么妖魔鬼怪。人一辈子活着就要活得明明白白,超自然力量主宰人的一切显然是不足为信的。既然证明不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又为什么要相信它呢?老通宝终究没有意识到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因循守旧的思想当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他之所以会如此不幸,完全与超自然力量没有一点关系。 "三座大山"才是包括他在内许许多多的贫苦大众遭受不幸的主要原因。不幸的是,老通宝由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弄清楚他为什么会如此不幸。

老通宝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得那么穷愁潦倒,但是留意到了一点,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河里有了洋人的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从地里生产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变得越来越便宜了。另外他听说老陈老爷也很痛恨洋鬼子,再加上他自己看到洋鬼子的所作所为后,也很痛恨洋鬼子,似乎听到或者见到带"洋"字的东西都会生气。对于一个养蚕的人来说,蚕种的优劣至关重要。市场上洋种的茧子比土种的茧子要更好卖、更值钱。就是因为养蚕要什么样的蚕种,老通宝和他的儿子们吵架了。

客观来说,有的外国的物种确实产量比较高,就拿到今天来说,外国的某些品牌的作物也是比国内的要高产的。老通宝作为一个传统的农民,对外来事物难免不产生抵触心理。单从经济因素来看,老通宝确是食古不化,如果不违反法律、道义,什么东西赚钱更快、更多,就应该选择什么。但是从极端的方面来看,如果所有的蚕农都养洋种的蚕,那么土种的蚕便会大量消失以致灭绝。保留土种的蚕对物种多样性是有益的,当然老通宝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采用土种只是他意气用事罢了。在今天,人类可以通过转基因等高科技的方法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众所周知,美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我们国家大量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同时也购买转基因的大豆种子。转基因大豆的产量比本土的大豆产量要高,种植成本要低,利润要高,所以本土的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虽然没有证据直接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处,但是受制于人毕竟是不踏实的。棉花不能吃,是不是转基因的都无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有时候保留传统的作物也是有必要的。

农村的女人也是很热闹的一伙人,时不时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大闹起来。李根生的老婆荷花"调戏"老通宝的小儿子阿多,被淘气的大姑娘六宝骂了,由此便引发了一场骂战。在他们的村里荷花喜欢和男人胡闹已经是很出名的了。六宝是喜欢阿多的,她和荷花吵架是因为吃阿多的醋。老通宝时常警告阿多,说"那母狗是白虎星,惹上了她就得败家"。那母狗指的就是荷花。至于为什么老通宝会如此骂她,是因为荷花是白虎星还是行为不检点却不得而知了。村里的很多人都是不喜欢荷花的,阿多却例外,他经常与荷花说说笑笑的。

当蚕宝宝开始长大的时候,村里的人见到荷花就远远地躲开了,生怕这个白虎星的女人会给自己家的蚕宝宝带来厄运似的。有一次荷花到阿多家偷蚕宝宝被阿多发现了,阿多得知原因后非但没有打她,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亲老通宝。阿多是深深地同情荷花的,村里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荷花很晦气,远远地就避开她。阿多觉得荷花很可怜,就算他喜欢的六宝到老通宝面前告密说荷花来捣乱,他也矢口否认这件事。从阿多的身上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农民与老一代的农民有所不同,封建迷信思想在他的身上影响得不是很深。他不管什么白虎星不白虎星的,有人可怜,他就同情别人。

阿多等年轻的一代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新思想的洗礼,开始对封建迷信思想有了与老一代农民截然不同的看法。阿多出现这种思想,说明他产生了朦胧的阶级意识,对本阶级的人有着同情感。同时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反抗精神,逆来顺受的农民怎样都不能翻身的。他的反抗精神注定会使他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既有传统农民的勤劳、坚韧,又有新一代农民的反抗精神,促使阿多具备了参加农民革命的基本条件。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民占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年轻一代的农民又占农民总数的绝大部分。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有了阶级意识,投奔革命的热情高涨。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新文化运动恰好让广大的年轻人醒悟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质上就是思想的革命。

阿多的独立思考,不听父亲老通宝的劝告,同情荷花的不幸,这打破了传统的父命不可违的封建家长制。人就应该要独立思考,心中要有一把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尺。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儿女都应该做到的,但是孝顺父母不代表要对父母千依百顺,自己认为对的就要听,不对的就不听,否则盲目地孝顺父母就会变成愚孝。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老通宝家,老通宝就像是一个保守派,跟不上潮流的步伐,同时也是封建家长。他的儿子及儿媳妇就像是革命派的。围绕养什么蚕种的问题,双方就吵架了,最后老通宝做出让步了,养四张土种,一张洋种。这看似是老通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作为一家之主,老通宝应该是说一不二的,这样好像是保守派受到革命派的冲击并最终屈服了。这个转变说明顽固的旧势力遭到削弱,新的势力慢慢增强。在市场经济中,谁有钱谁就有话语权。封建家庭可能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体力充沛又年轻的农民最终会削弱老农民的力量的。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一个大家庭里,人老了就应该放权。一方面,老人的脑子不灵活,很多事情都会想不通的;另一方面,老人缺乏创新精神,不敢拼搏。新老交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是这个道理。可现实中的很多老人就是食古不化,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都是对女子的偏见。有的老人一定要求他们的儿媳妇生到儿子的,否则婆媳关系一定会很僵,甚至夫妻有可能会离婚。在这封建思想和老人的"高压政策"的影响下,超生游击队应运而生。

只要蚕茧能卖个好价钱,老通宝的所有债都能还清而且能够赚到一些钱。他家的蚕很多,一天要吃十担桑叶,还要吃三天,也就是要三十担的桑叶。这么多桑叶要一百二十块钱,老通宝估计蚕茧怎么也能卖二百五十块钱的,所以他决定要去冒险——把他家最后的产业——能产十五担的桑地拿去抵押,换来三十担的桑叶。这样养蚕无疑就是赌博,村里人差不多把家里值钱的物品都花在养蚕这件事上了。到底还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啊!尽管蚕茧是丰收的,基本没有什么人来收购,蚕农辛辛苦苦忙活那么久就付诸东流了。逼于无奈,老通宝和儿子到数百里之外的地方卖蚕茧,可最后还是亏了。村民在养蚕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啊,没想到回报他们的却是"丰收成灾"。

《春蚕》这篇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决不能让"劳动创造财富"变成"劳动增加债务"。马上就要来了,那时候我们必须消灭困,而当下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们现在还能怎么办?撸起袖子加油干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