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快速测空气毒性 工博会高校展区健康产业亮点多

快速测空气毒性 工博会高校展区健康产业亮点多

时间:2020-04-25 07:23:06

相关推荐

快速测空气毒性 工博会高校展区健康产业亮点多

“一尾青鱼,经过保鲜处理后,贮藏期能延长至传统4℃冷藏的10倍以上,达70天。”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万金庆和团队经过的苦心钻研,开发了“0℃至-4℃食品非冻结保鲜新技术”,成为中国工博会高校展区展项之一。第22届工博会今天起至19日在“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在高校展区有不少与老百姓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创新。

半小时可测出空气有毒物

“即使两座城市的PM2.5值相同,其空气对人体的毒性也可能有天壤之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建民强调,PM2.5指数并不能直接反映空气的生物毒性,因为颗粒物的组成成分不一样,毒性可能完全不一样。真正对人体有毒的,其实只是少量具有致畸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如果用现有的实验室方法采样检测污染成分,需要数天才能出结果。

为了快速、精准判断空气的生物毒性,陈建民团队耗时5年,研发出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这台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由PM2.5采集与溶出液制备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毒性检测模块三大模块构成,实现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的在线实时智能播报。据介绍,仅仅是为了让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整体采集效率达到90%,团队就做了上千次实验。为了高效完成毒性检测这一复杂流程,团队还专门和企业合作,设计了一只机械手臂来抓取移液枪,灵活完成各种试剂添加环节。目前,该联用仪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取代B超的智能诊断仪来了

以往,医生根据B超仪器扫过后在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判断哪里可能有病变,然后建议病人做组织活检来确认是否真的有病变。“有了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一切都变了。”同济大学教授程茜称,这套系统在今年的工博会上展出。

所谓多模态在这个项目里是指采用超声、光声和光声谱3种生物识别技术,对肿瘤展开探寻、识别和判断。目前常规肿瘤诊断都是利用超声波等对身体组织展开“巡察”来发现目标。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技术则根据监测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规律等,获得各个脏器大小、距离和现状等信息,进而发现身体里的血红蛋白、胶原蛋白、脂质等大分子的可疑变化。然后有经验的医生就可依据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来判断是否病变及功能性障碍的程度。“B超作出的判断是‘可能有个肿瘤’,智能诊断仪能分辨出更为细致的信息,即确定肿瘤是否为恶性、当前状况、哪一区域的情况最差等。”程茜介绍,因为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在超声成像的同时,还采用了激光照射激发身体里大分子动起来,“运动”信息通过声波传递,多管齐下获得丰富数据。

目前程茜团队已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新华医院、瑞金医院等合作,展开脊柱、颅脑、肿瘤、皮肤、血液等应用研究。(记者 李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