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美国作家杰克·哈特:冷冰冰的描述不是“非虚构故事性写作”

美国作家杰克·哈特:冷冰冰的描述不是“非虚构故事性写作”

时间:2018-10-12 20:01:01

相关推荐

美国作家杰克·哈特:冷冰冰的描述不是“非虚构故事性写作”

杰克•哈特,曾任《俄勒冈报》主编兼写作指导,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见证了多部普利策获奖作品的诞生。获美国报纸新闻编辑协会授予的国家教学奖、威斯康辛大学服务奖,以表彰他在新闻写作教学工作上的突出贡献。哈特还在六所大学任教,是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鲁尔特聘教授。著有《作家养成记》,《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等。

“故事是有关永恒和普遍的形式”——罗伯特•麦基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电视、电影上演着故事,新闻、小说讲述故事,每个人的生活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故事,他们或喜或悲,或浓或淡都在触及我们的心灵。

文学作品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种,虚构故事可以满足想象力,而非虚构故事则以其真实性震撼着读者。

美国作家杰克•哈特在新闻界工作多年,是一位非虚构故事的写作高手。他结合自己多年写作和教学的经验编写的《故事技巧》一书向读者传授写好故事的秘籍。

近日,在其来华交流期间,记者特别对话杰克•哈特,探寻他心中优秀的非虚构故事标准。

新华悦读:

您认为怎样的故事才算好故事?

杰克•哈特:

从故事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好故事的基本结构应该是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然后试图解决困难的过程。一本好的小说,一部好莱坞电影,或者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无不如此。

新华悦读: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杰克•哈特:

我这本书就是讲这个问题的,里面讲述了很多讲故事的技巧,怎样设定主角的性格,怎样设置曲折的情节,让读者能够很好地融入故事当中,和主角一起经历起起伏伏。

新华悦读:

您的书籍和课程都和叙事性非虚构文学有关,这种文学体裁的价值是什么?

杰克•哈特:

拿新闻报道来讲,程序化的文章只能反映世界的其中一部分。标准化的新闻报道所表述的内容一般都是非常抽象的,而且只是针对特定的场景的事实。这样的文章只能讲述事实,并不能告诉人们怎样更加积极的生活。叙事性非虚构式的写作就是将文学化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描绘现实生活当中,给予读者更加丰富和立体的生活体验,让读者学会如何生活的更成功。

新华悦读:

所以您认为非虚构文学是反映现实社会的一种方式?

杰克•哈特:

比我们面对的现实还要丰富,因为它更加的有趣。

新华悦读:

这样的文章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吗?是否也会夹杂一点虚构的成分?

杰克•哈特:

美国相关的规定很严格,所有涉及具体事件的文章内容必须是作者所能掌握的百分之百的事实,也会有具体的审查程序来证明事件的真实性。同时作者必须要尽可能的去了解事实的真相,让故事更加真实并有意义。我们通常认为标准化的报道传递的是信息,而故事传递的是真实的生活经验。

新华悦读:

非虚构文学的故事更倾向于悲伤的基调么?这样的故事往往更能够打动人。

杰克•哈特:

但是故事应该有个美好的结局,或者至少是个有积极意义的结局,这是美国读者喜欢消费的故事类型。一个美好的结局不是必须的,但是好故事通常是这样,因为人们更倾向于从故事中学到成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学习怎样失败。

新华悦读:

真实的生活确实有很多的艰难,不是吗?

杰克•哈特:

的确。欧洲一些评论家会批评好莱坞电影,认为好莱坞电影反映较多生活中的阳光面,而真实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如果你仔细去审视,处在困境中的主角肯定会积极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我自己曾经参与创作过一个故事,主角是一个脸部缺陷的男孩。他需要做一个风险非常大的手术,手术是由美国非常权威的医生主刀。他经过长途旅行去做这个手术,最后这个手术失败了。但是这个故事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这个故事反映了男孩勇于面对、坚强抗争的个性,这让他的生命依然有价值。

新华悦读:

在美国更多人喜欢虚构题材还是非虚构题材的作品?

杰克•哈特:

在美国,虚构题材的阅读比例逐渐下降,目前已经低于50%,而非虚构类的作品现在非常受欢迎,这也反映了近二三十年阅读兴趣的趋势。当然,虚构类的书现在仍然卖的也还不错(笑)。

新华悦读:

结构对于一个故事来说有多重要?

杰克•哈特:

结构是故事最核心的部分。美国有一句俗语——“上帝在细节之中(God is in the detail)”,但是和我一起工作的朋友反驳道——“上帝在结构之中(God is in the structure)”。这位朋友是一位很好的记者,但他一开始并没有觉得结构对于故事的重要性。后来他意识到这点,并运用合理的结构来编排他手中的材料写成故事,最终他获得了普利策奖。

新华悦读:

观察是搜集素材的好方法吗?

杰克•哈特:

是的。在创作叙事性非虚构故事时通常需要静静地、仔细地观察,观察人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某件事上互相是怎样的反应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故事中常会出现对话,作者想在作品中直接引用这些对话就必须忠实地做好记录。

新华悦读:

数字时代社交化的阅读方式对于故事写作是否有影响?

杰克•哈特:

数字时代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故事的兴趣,我在美国也参与到开发故事网站的工作当中,这些网站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播非虚构故事。借助于现在的新技术,我们可以创作多媒体的故事,将声音、视频等其他元素加入到故事当中。新的技术将讲故事带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但无论技术怎样发展,好故事的本质规律是不会变化的。

文字来源:新华网 记者:史靖

#创意写作#杰克·哈特中国行活动侧记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导师杰克·哈特先生的中国行,为我们留下的许多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真知灼见言犹在耳。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严谨而富有魅力的老先生留在中国的宝贵财富。

杰克·哈特先生身材高大,自述有日耳曼血统,注重外表和仪态,课堂内外保持着一致的绅士风度。

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讲学,两地六天五个讲座,时差一直没太倒过来,饮食又不习惯,哈特时常对他精力充沛的太太说:"别忘了我已经老了",说是自嘲兼玩笑,疲惫也并非时时都能掩饰得住。可即便是最后一节课的最后半个钟头,他还是拒绝了坐着说的劝告,尽量神情专注挺胸收腹地讲完"非虚构故事性写作"当中他屡次强调的"新闻道德"一项,然后才换上俄勒冈大学校庆T恤带上鸭舌帽,带着太太和我们几个随行人员,来了一场"real drink"。

杰克·哈特和非虚构写作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一开始自己写,后来指导别人写,再后来到学校教学生写,现在在全世界推广他的"讲故事"方法。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当然是出于热爱,他在讲座中不止一次提到他和朋友一起架构的那一篇拿到普利策奖的《面具后的男孩》,提到那篇非虚构故事报道在刊出之后的六千多条读者回复。他觉得这么多人喜爱这种模式,那这种模式自然有它的魅力,所以他钻研这种模式,并致力于让更多人爱上这种模式。另一方面,他也不避讳"非虚构故事性写作让我变得更有钱",出于感恩角度,他也应该让"非虚构故事性写作"变得更出名一点儿。

"非虚构故事性写作"的高峰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美国大名鼎鼎的《纽约客》、《老爷》等杂志笃爱这种写作模式。该模式要求用故事的手法来描写一段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包罗万象,但有两个原则不能忽视:第一,真实性,即要求故事中出现的所有人物和情节,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可以有任何虚构和编造。第二,即要有情感带入。冷冰冰的描述不是"非虚构故事性写作"。而这个情感,并非指的仅仅是作者本人的态度。一篇优秀的非虚构故事作品,应该投射出人类共同的情感集合。这种模式在巅峰之后迅速坠落,直到90年代再度回暖,直至今日,包括我国《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都在采取这种模式来进行深度报道。而杰克·哈特本人,则见证了这种写作模式由盛及衰,和重新流行起来的过程。

这次中国之行,有些问题始终围绕着哈特先生,而且,遗憾的是,他也没能给一个令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满意的答案。一是很多媒体记者提出的,随着现在信息碎片化越来越严重,非虚构故事性写作这种模式究竟是否还有它的吸引力?对此哈特先生给出了几个在逻辑上递进的答案:

首先,非虚构故事性写作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长(所以哈特经常建议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再仔细看一看他的书),普通篇幅的新闻报道也可以运用非虚构故事写作的模式进行创作。

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哈特说,他觉得让读者在"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读完的报道,才应该是好故事的普遍形式。

其次,非虚构故事性写作并非是为了取代普通新闻报道写作存在的,只是作为一种递补,两者同时针对不同的新闻素材,也会针对不同的读者群。

最后,如果真的碎片化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已经看不下去超过200字的消息了,那"非虚构故事性写作"作为一种创作模式也可以完美地运用到电影、纪录片、真人秀等多种传播媒介上。

哈特先生有位朋友,写了一本关于索马里某次军事行动的非虚构纪实作品,后来被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叫做《黑鹰坠落》。

但类似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这让哈特先生有一点沮丧,觉得是否是在沟通环节出了问题。让哈特先生更沮丧的是,他解释另一个问题的频率更多,而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简直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即"您如何处理戏剧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或"您如何保证在富有张力的戏剧描写和紧张的故事情节中保持故事的真实性?"。这个问题几乎每场讲座都会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到,哈特先生尝试用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但每个人都觉得似懂非懂,迷茫同时出现在提问者和回答者脸上,而我确定这绝不仅是由语言障碍造成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多元化的思维都不太发达,比较笃信于非此即彼的东西。"真实性"和"戏剧性",或许在我们看来就是彼此对立的两种故事元素,而我们则多少习惯了虚假程度不一的情节、冲突和场景,习惯了有表演成分的感受和情绪。而在哈特看来,真实的东西最有力量。在你还为所谓的戏剧性绞尽脑汁的时候,它会突然赢面跳出来,甩出重重的一拳砸向你,而如果你足够敏感,自然也可以把这一拳写进你的故事,让这一拳也砸向读者。

哈特反复说,新闻写作不揉沙子,真实是第一要务,这当然意味着风险,因为你可能追踪一个真实故事许久,却发现它终于不是按你之前的设想发展的,而你绝对不能在当时引导、或在事后扭曲这个事实,否则你将面临着巨大的麻烦——诉讼,以及更严重的信用破产,这对于记者来说是致命的。但是你可以改变你自己,"故事技巧"的"技巧",当然就是你改变自己的武器,你可以在冲突上去选择、在结构上去重构,在表达上去叙述,在情节上去铺垫,在视角和人物选择上去费心机,以此为基础构筑一个当时并不扣人心弦,但事后读来却很有味道的真实故事。而最关键的,你还拥有事实这个魔术师。《面具后的男孩》的主人公山姆面部有残疾,他的手术并没有如人意料的成功进而让他摆脱自己的缺陷,但是他却在这一系列的挫折中感到了成长。这"一个男孩儿的成长",就是现实打出的面向人性的一拳,被作者发现并记下,读者们被狠狠砸中泪流满面,也就成就了成功的故事。

哈特试图解释这一点,有的人懂了,有的人没懂,更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的文化隔阂。一个讲座两个小时,并不足以让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某件事从根本上达成共识。中国人似乎更愿意相信新闻应该是客观中立没有情绪的短消息——某某人在某某地点做了什么事,最后有个什么结果。不要描述,不要重构,不要形容,不要情感。其实我们这些年早已有了很多闪闪发光的非虚构故事,但这并不足以扭转我们心中的这个观念——记者没有时间写,读者也没有时间看。

这种思维定势在杰克哈特看来估计很难摸到门儿,他倡导大半辈子"新新闻主义",他所在的《俄勒冈报》和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都是"新新闻主义"在美国的重要阵地,而"新新闻主义"甚至被公认为是二战之后实务新闻学中最为激进的一种流派。可这位倡导激进的、在阵地扛旗的老先生,居然声称"非虚构故事性写作"只是常规新闻报道的补充,居然还声称如果"非虚构故事写作"不适应纸媒衰落的时代,那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在其他媒体上,这和我们心中固有的"旗手"、"激进"的概念,恐怕完全是两码事。

不过作为一次"布道"之旅,杰克·哈特的使命已经完成,他也无法承载超出这一次交流之外的更宏大的任务。

非虚构写作,包括虚构写作,共同构成了"创意写作"的学术领域,这在中国还是完全新生的事物,许多高校甚至没办法给这门学科找个合理的"娘家",大多数"创意写作"的硕士颁发的并不是"文学硕士"而是"艺术硕士"学位,甚至有的高校会把这个学位挂靠在影视表演专业下,这又是一个西方人不可想象的事实--中国人认为文学和写作无关。

在和高校的老师们交流时,他们坦陈"创意写作"在推广上遇到了很多阻力,因为很多人眼里,搞文学不是搞创作,而是搞学术搞科研。把文学创作当做专业的人是不务正业的,很多怀揣着作家梦的学生在念完本硕之后,基本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这又是一个"非此即彼"思维的产物:所谓文学,只能是做学问,至于写东西,那是别人的事。如同"长故事没人看","好故事未必真"一样,已经铭刻在很多人脑海里了,至于是客观上无力改变,还是主观上不想改变,实在不好做臆测。

不过,现实还是在此时跳出来给了我狠狠一拳。就在复旦讲座的临结尾,在我伴着淡淡的惆怅和遗憾,以及更多的不舍等待哈特先生讲"拜拜"时,一位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站起来说:"杰克·哈特先生,我觉得我首先有必要谢谢您,因为是您让我重新拥有了创作的欲望,就像让我突然回到了当年!"

哈特听到这儿,因为疲惫而依靠在讲台上的腰身直了直,说:"Thats why Im here!"

原标题:《#创意写作#杰克·哈特中国行活动侧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