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害怕开会发言 汇报工作总是说不到重点?结构化思维帮你高效表达

害怕开会发言 汇报工作总是说不到重点?结构化思维帮你高效表达

时间:2020-03-22 00:49:17

相关推荐

害怕开会发言 汇报工作总是说不到重点?结构化思维帮你高效表达

你可以在30秒内记住下图内的所有图案吗?

想必你看完会觉得这似乎很难完成。那么下面这张图呢?

是不是一目了然?其实这两张图里的所有图案都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它们的摆放顺序。

而图一和图二的区别,就是:结构化思维。

拥有结构化思维的人,能够迅速将图一中错综复杂的图案变成图二的形式,达到高效记忆的效果。

那么在职场中,结构化思维是否也有用处呢?

答案是,当然有!

比如老板安排了一次会议,作为秘书的你需要向老板汇报与各部门沟通的情况。常见的情景往往是下面这样的:

“老板,刘经理刚来电话说系统故障来不了,4点钟他无法参加。小张说他随意,明天开也可以,但最好是在10点之前。可是会议室明天已经被别人预订了,不过后天是空着的。

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需要很晚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的10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想必电话这头的老板此刻要么紧锁眉头,要么早就破口大骂了。

在工作中,我们因为汇报工作、开会发言被老板无情打断甚至出言奚落、破口大骂的时刻不要太多。

而此刻老板往往喜欢重复三个字:说重点!

其实老板口中所说的“说重点”,是结构化思维。

如果秘书拥有结构化思维,她会这样说:

我们可以将今天下午4点的会议改在星期五上午10点开吗?因为王总、刘经理和小张都可以参加,并且本周五会议室还能预订。

这样的回答简直就像摆放整齐的图案一样一目了然,所运用的正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第一次由XX大师麦肯锡提出,但其实它的存在由来已久,写作、演讲、汇报工作甚至是日常沟通都会用到它。

结构化思维是人类思维领域的基本规律,它可以内化为思考、外化为表达,拥有结构化思维可以让我们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更可喜的是,结构化思维,人人都能学会!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其实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它强调先总结后具体,先重要后次要,先结论后原因。

比如在开头的案例中,老板最想知道的答案就是,我组织4点开会到底可行不可行?没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回答得毫无章法。

而有结构化思维的人则会首先说出老板想要的答案“4点不行,可否改到明天上午10点?”,然后再说需要这样改动的原因。

结构化思维顺应的就是人在心中有了疑问之后,想要立刻得到答案的心理。如果我们在汇报或者发言时一直顾左右而言他,领导往往会因为没有立刻得到答案而失去继续倾听的耐心。

当然,结构化思维不只是有“结论先行”这一个特点。总的来说,结构化思维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它有4个特点,分别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其中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是金字塔纵向关系的呈现,指的是结论在前、理由在后,每一个上级结构都是下一级结构的结论,下一级结构都是上一级结构的理由,通过理由支撑结论来提高表达的说服力。

比如:“对面的女孩真漂亮。肤白貌美大长腿。”第一句是结论,第二句就是理由。两句加在一起就非常有说服力。

而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是金字塔横向关系的呈现。

归类分组通过对零散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其条理更清晰,逻辑递进则代表横向信息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

结构化思维就是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立体化思维,它们相辅相成、彼此完善,使结构化思维在任何需要表达与思考的情境下都成为非常高效、有意义的工具。

结构化思维让思考更严谨、表达更清晰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200ml的水装进100ml的杯子里?

也许你会想到比如喝掉一半水、换个杯子或者将水冻成冰块等。这些答案都可以,但问题就是我们想到的一般都不够全面。

仔细考量,会发现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导致我们难以思考全面,得到所有的答案。

但结构化思维就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横向的归纳分类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只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水、杯子和外部环境。

纵向的以上统下会教我们深入每一个维度去思考,比如水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环境可以是有重力和无重力;杯子可以是大杯子和小杯子。

这样综合纵向与横向就能囊括所有维度的所有因素,得出最全面的答案。

人因为习惯于深入某一个层面看问题,要么横向要么纵向,所以往往只会局限于一个维度。利用结构化思维,能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立体,自然也更加全面。

而结构化思维内化为思考,外化为表达。有了严谨的思考方式,表达自然会更加清晰。

有了结构化思维的我们,不会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知道要更多地顾及听者的感受。知道应该包装自己的语言,吸引对方倾听;先说重点,解除对方的疑惑;合理分类,让表达更有条理;最重要的就是逻辑严密,不遗漏任何信息。

说了这么多,那么应该如何运用结构化思维,才能进行结构化表达,在汇报与演讲中如鱼得水呢?

如何利用结构化思维高效表达?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都会借用最有效的金字塔结构来规划即将表达的内容。金字塔结构由XXX芭芭拉明托首次提出,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可以用于结构化的思考过程。

一、基于目标定主题

想象自己在电影院和开会时的两个场景。你会发现,电影总是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会议却无聊枯燥得令人昏昏欲睡。

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区别。

电影总是在一开始就会给我们一个目标,或者要复仇、或者要和爱人在一起。但会议即使有主题,也往往与我们不相干,无法调动我们的关注和情绪。

可见,有关注才能得到。表达也是一样,只有明确了自己表达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表达才能有的放矢,引起听者的注意。

确定目标,首先要设定足够具体的表达场景。这样才能保证表达目标更准确。

场景不同,表达对象不同,表达内容也要随之变化。因为不同对象和场景的需求往往千差万别。

比如同样是做项目规划,和下属沟通主要是部署细节与任务执行,而与领导沟通则是项目预算和汇报进度。

其次要注意的是,所谓确定目标,就是希望对方能在我们表达之后立刻做出什么行为,让表达效果立竿见影。

这里可以采用《结构思考力》作者李忠秋老师设计的ABCD目标法来制定表达目标。

A-Actor,即受众;

C-condition,即条件;

B-Behavior,即行为;

D-Degree,即程度。

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可以用ABCD法这样问自己:我希望XXX(受众)在什么条件下做出什么行为,并且达到什么水平。

比如,通过这次演讲,我希望销售员能在我的引导下成功约谈客户到销售现场,并且达成至少一笔交易。

这样清晰具体的表达目标,能让我们在准备表达内容时精准干货,设计表达结构也能有的放矢。

确定目标之后,就可以基于目标确定表达的主题了。

需要注意的是,表达主题必须是有观点的结论。比如我们总是将PPT主题定为“别墅产品介绍”,这是没有吸引力的,但是如果改成“XX别墅,给你停靠的港湾”,就是针对客户的有吸引力的主题确定方式。

想确定有观点的主题,可以从三个维度考虑:简单、准确和利益。

简单和准确很好理解,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利益就是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比如客户买别墅一定不是为了你的产品介绍,而是为了有一个温暖、豪华的家,那么主题就要顺应他们的需求去确定。

二、纵向结构分层次

虽然主题是表达者自己确定的,但是不同听者关心的问题不会相同。所以在表达之前,表达者需要提前设想听者会关心的问题,并且准备好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样在表达与沟通过程中才能从容不迫。

但是我们都知道,换位思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身临其境,我们很难知道对方需要的是什么。但是如果在表达时对对方的需求没有精准预知,那么即使表达内容再优秀,对方也不会感兴趣。

李忠秋老师因此提出使用5W2H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5W2H,就是:

What:是什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Who:谁来做?谁来负责?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

When: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完成?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Where:何处?在哪儿做?从哪儿入手做?

How:如何做?怎么去做?从哪儿入手做?

How much:做多少?完成量是多少?合格率是多少?费用是多少?

既然我们无法猜测对方的需求,那么索性使用5W2H法覆盖听者会问到的所有问题。这样在表达过程中,就能够有效提高问题的的条理性和全面性。

只有真正解决了听者心中所有疑惑的表达,才是足够吸引人的表达。

当然在确定好所有问题和回答之后,如何回答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我们还是要使用金字塔结构来进行表达准备,其次在准备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3点: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每一个答案本身都必须是结论。什么意思呢?比如老板的问题是“这个项目的进展如何”,那么你的答案一定不能是“关于本项目的3个进展分析”,而是直接告诉他结论“本项目已经完成封顶,电梯到位,下周一开盘。”然后再分别汇报封顶进度,电梯到位程度还有开盘明细事项。先结论,后原因,每一个上级内容都是下一层级内容的结论。每个层级的答案都是结论。除了第一层级是直接回答提问之外,下面的每一层级也必须都是结论的形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层级的内容可以回答上一层级的问题,同时也能成为下一层级的答案。这样表达才能真正地连贯并且逻辑流畅。具体如何理解呢?可以看图,会发现每一层级都是结论的形式,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分析“、”竣工“、”流程“等文字。回答时按照对方关心的问题顺序来回答。还是那句话,表达是有对象的,即使主题完全相同,也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来调整表达过程。这种调整除了了解对方的需求之外,还有率先回答对方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按照重要性回答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对方的注意。比如我们上图中看到的,营销总监最关心的项目进展,必然是与客户相关的,凡是涉及客户体验的问题,他都希望尽快得到答案,其次就是项目预算的使用。而如果表达者的对象变成了一般员工,那么他更关心的是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以及领导对他工作的看法等等。所以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需要不同的表达顺序,这样才能吸引听者的注意,高效完成沟通。三、横向结构选顺序

有了表达内容、确定了表达目标,决定了表达顺序,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表达更清晰呢?

这就涉及到金字塔横向结构的顺序问题。在回答金字塔结构中每一个层级的问题时,我们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

这种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两类:演绎和归纳。

演绎

演绎适合有针对性的说服,即当对方有需求时,可以针对对方的需求运用演绎逻辑说服对方。它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一种从普遍现象出发,推理至特殊现象的逻辑论证方法。

演绎具体的表达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标准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大前提即普遍现象,小前提为条件或评论,由大前提横向推导加入小前提的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比如“这套公寓最适合单身贵族,你刚好是单身贵族,所以这套公寓非常适合你。”

这就是经典的逻辑演绎推理标准式,极具说服力。

另一种演绎模式是常见式,即:现象→原因→解决方案

常见式真的很常见,就是首先叙述现象发生的过程,然后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不过常见式需要注意一点,就是现象和原因有时候容易混为一谈。

很多人会直接通过现象给出结论,却忽略了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理由,很容易给出错误的解决方案。

归纳

归纳就是将有共同点的事项都进行分组。它适用于在没有明确目标时,将零散的信息分门别类或者隐形的信息具体化然后清晰罗列,最终概括出清晰的观点。

我们人类的大脑对于清晰分类的事物尤其钟爱,因为大脑本身就会将有共同特点的事物分类的能力。比如下图,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猫、狗的爪印或者色子点数。所以归纳思维是顺应人类大脑的思考习惯的。

归纳思维,首先要选择一种顺序将信息排序。

排序方式共有3种,分别是:时间顺序、结构性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其中时间顺序适用于一切能够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排序的分类,比如项目进展、阶段汇报等;而结构性顺序则内在的秩序有关,比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大到小等等;重要性顺序,即为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水平排序。

根据分类特性选择了合适的顺序之后,还要保证每一组信息之间没有交叉重叠和遗漏,这样才能保证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即遵守芭芭拉明托发明的MECE原则,即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严格审视信息分组,确保同一组思想都属于同一个范畴,彼此之间没有交叉的信息特征。

比如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经过讨论得出了4种方式:

① 增加产品供应② 加大广告投入③ 提升投放渠道质量④加强广告宣传

其中③和④就有信息重叠,一旦这样去表达,就会混淆不清,导致听者无法接受优质的信息,实践起来也会更加困难。

因此,在归纳信息之后一定要严格审视,每一组信息的内容是否都属于同一种思想,信息之间是否还有没完全区分开来的因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