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司马迁把刘邦写成混混 把项羽写成了英雄 汉武帝为何不生气?

司马迁把刘邦写成混混 把项羽写成了英雄 汉武帝为何不生气?

时间:2020-09-24 02:51:09

相关推荐

司马迁把刘邦写成混混 把项羽写成了英雄 汉武帝为何不生气?

《史记》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伟大的开创性和和卓越的艺术性,如果单纯地将司马迁笔下的刘邦视为“混混”之流,未免太过片面。事实上,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完全展现出了一位开国之君的风采。李景星在《四史评议》中,就强调“三代以下,以匹夫而有天下者,自汉高祖始,故太史公作纪多用特笔,与他本纪不同。”

司马迁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一种特殊手法,即“互见法”。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仁爱大度,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如果深读过《高祖本纪》,则会对刘邦的形象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他正面的一面。首先是关于刘邦外貌的描写:“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刘邦初登场,就受到周围人的称赞:“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正是因为刘邦相貌不俗,吕公才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他。而且刘邦起初只是一名小小的亭长,他的上级萧何、曹参却以他为首,这也侧面体现了刘邦的个人魅力。

其次,司马迁在刘邦身上加入了诸多神话色彩:“高祖醉卧,见其上常有龙”,“所居上常有云气”,后面又描写斩白蛇的片段。这些方面无一不暗示刘邦乃天命所归之人。后面比较常见的是与项羽的对比,《高祖本纪》中为了突出刘邦的仁爱宽厚,特在此章中大量描写项羽的残暴。一边描写刘邦的大赦行为,一面描写项羽的坑杀暴行。对项羽的描述文中多用“攻”“拔”“斩”“杀”等词,这种干脆利落的动作描写突出了项羽的粗鲁寡情,这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就强调:“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从自序之中,就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立场。司马迁对刘邦的生平事迹做出了详细、客观的叙述,也表达对刘邦的推崇。而这些是符合汉武帝的利益需求的。

基本上司马迁对刘邦的塑造遵循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而且对项羽的描写也做到实事求是。且看《项羽本纪》中开篇这段描写: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

小时候的项羽先学书,又学剑,后又学兵法,总是缺乏恒心,没有毅力,什么事情都没能做好,这种有始无终的性格导致他在取得了重大成功的时候,依然免不了一场败局,从开篇之中就已暗示着项羽的命运。

当然,司马迁将项羽也给了项羽帝王般的待遇,将其列入本纪。司马迁对项羽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其英勇威猛的颂扬,也有对其残暴的批判,写项羽兵败自杀,司马迁足足用了千余多字,表现出自己对项羽深深的惋惜。

回归问题的本质,就太史公司马迁而言,他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史学家。自春秋时期,史官就坚持着“秉笔直书”的精神,司马迁继父亲遗志,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编著史书,即便后来遭遇宫刑,仍矢志不渝。这样一位铁骨铮铮之人,自然不会因为媚上,而去篡改历史。

司马迁因为李陵求情而遭遇侮辱性的宫刑,他在李陵传记中仍对其充满着同情。汉武帝雄才大略,他自己虽然有任人唯亲、寡恩薄情等缺点,但对于史官,尤其汉唐之时,统治者还是抱有尊敬之意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太史公司马迁的风骨,自然不是现在的媒体工作者所能比拟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