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沈从文与徐志摩:文人关系的典范

沈从文与徐志摩:文人关系的典范

时间:2022-11-17 04:35:19

相关推荐

沈从文与徐志摩:文人关系的典范

没有徐志摩的欣赏和提携,沈从文的文学道路,也许真要大大改观也未可知。文人之间,形成这么深厚情感的并不多,沈从文与徐志摩,几乎可作为一个典范,一段传奇。

1931年11月21日下午,山东青岛大学中文系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赵太侔等正在校长杨振声家吃茶谈天,突然得到北京来的一份电报:“志摩乘飞机于济南附近遇难”一时间,大家感到十分惊愕。

在座的沈从文马上表示,想搭夜车去济南一趟。沈从文只买得一张三等车厢票。整整一夜,沈从文一直大睁着眼。虽然三等车厢大都是农民,他却想寻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想告诉他——一个诗人死了,徐志摩死了!

可是,在生命之途,经人援手,而步上理想的道路,这其中的机缘,是何等神奇!对于这援手者,抱有深切的感念,是自然的。此时的沈从文,对徐志摩,正是抱着这样深切地感念!

19,在湘西当兵吃饭的沈从文,跨出了对他有着决定意义的一步——离开家乡,到北京。可是,沈从文似乎想得太简单了些。到北京,他本想求学,可仅有的小学学历,并不能让他考入大学,更不要说他想进的清华、北京大学了。

那么,他就只好自学了。开放的京师图书馆,他一早进去,直到闭馆才出来。当时他的眼界,还在那些旧的杂书:《笔记大观》、《小说大观》、《玉梨魂》之类。图书馆不开门的时候,他便呆在会馆,在没有火炉的屋里,窝进被子,看他自己带着的那本《史记》。后来为了靠近北京大学,沈从文在沙滩附近的银闸胡同,找到一个由贮煤间略加改造的极小房间——“窄而霉小斋”,这是沈从文为它取的斋名。

在这里,沈从文度过了精神上颇为丰裕、生活上极端贫困的两年时光。北京大学当时向一切人开放,沈从文就当了一名不注册的旁听生。

精神上满足了,学问上进步了,可生活却困窘到了极点。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是靠着友人接济,这里蹭一顿,那里混一顿,或者,赊账:在公寓和小饭馆吃上几次。

为了生存,也为了把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表达出来,在这段时期,沈从文开始拼命写作。可是,对于一个学历低,没有一丁点名气的青年,社会最初的反应可想而知。他向北京多家杂志报刊文学副刊陆续寄出了大量稿子,全部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这还不算,他后来还听说,《晨报副镌》的一次编辑聚会上,沈从文投寄的十数篇文章被摊在桌上,为众人奚落:这就是某大作家的作品!

沈从文仍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的文章也渐渐零星地为几家报刊所接纳。但是,最早给予沈从文以充分认可,刊出其多篇诗歌、散文、小说,最大限度激发沈从文创作信心的,竟然是先前曾奚落他的《晨报副镌》,那是在1925年10月之后。不过,当时编辑已换了人,这就是从欧洲归国未久的诗人——徐志摩。

1925年10月1日,在诗坛上已有相当名气的徐志摩,受朋友坚邀,出任《晨报副刊》主编。报纸天天出,副刊也几乎天天有,这样一来,徐志摩就感到稿件有些不足。他又是一个不肯苟且的人,一般稿件,他看不上眼。

所以,最初,他的办法除请好友支持外,自己也不得不大量写稿。其余不足,他当然得从来稿中间择选。这样,沈从文便进入了他的视野。徐志摩与沈从文见了面,从沈从文那里,取去了一册稿子,这就使得随之而来的第二个月,徐志摩一口气发表沈从文各类作品达七篇之多。对于身陷困境的沈从文,这份提携,这种见重,来得多么及时,多么重要。

说徐志摩¥52京东月销6购买

1935年12月,距离徐志摩逝世已经四年了。沈从文在自己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组织了一期《徐志摩纪念特刊》。在“附记”里,沈从文写道:“死者的诗歌与散文,兼有秀倩与华丽,文字惊人眩目,在现代中国文学上可以称为一朵珍异无比的奇花。”

从为文到为人,如此分量的友情文字,沈从文似乎还未在其他人身上用过。我们可以领会,他的这些有分量的话,是真诚而切实的。没有徐志摩的欣赏和提携,沈从文的文学道路,也许真要大大改观也未可知。文人之间,形成这么深厚情感的并不多,沈从文与徐志摩,几乎可作为一个典范,一段传奇。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