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康熙给孩子们起名 康熙孩子的名字叫什么名字

康熙给孩子们起名 康熙孩子的名字叫什么名字

时间:2022-06-11 13:43:41

相关推荐

康熙给孩子们起名 康熙孩子的名字叫什么名字

公元1690年,康熙怀着不舍的心情,送已经20岁的养女纯禧公主,去蒙古和亲。临别前,公主跪别:“父皇对女儿如此疼爱,女儿自当担起大清公主的重任!”

固伦纯禧公主,康熙帝的养女,同时也是恭亲王常宁,与其庶福晋晋氏的长女。那么,康熙后宫妃嫔无数,为何要收养弟弟的女儿做养女呢?

原来,在纯禧出生前,康熙帝确实有两个女儿,只可惜这两个女儿出生没多久,就不幸夭折了。加上三个小皇子也先后夭折,这让康熙一度非常难过。

另外,康熙朝依然保持着与蒙古联姻的政策,这让他迫切地想要一个女儿,以满足与蒙古部落和亲的需求。而且收养亲王的女儿,也能增进兄弟间的感情。

众所周知,康熙继位时年仅8岁,他的兄长们也都还未成年,所以,兄弟们之间相处的极好。常宁身为康熙的弟弟,一直极力维护大清的利益,这使得兄弟二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公元1671年,14岁的常宁,被康熙封为和硕恭亲王,成为大清倚重之人。几个月后,常宁的侧福晋晋氏生下一个女儿,这让初次做父亲的常宁欣喜不已。

康熙得知消息后,也替弟弟高兴,并在小侄女满月时,亲自去恭亲王府庆贺。当时,康熙看见襁褓中的小女婴可爱的模样,内心一阵柔软。次日,康熙就对常宁说了想将侄女收为养女的想法。

对此,常宁自然是不舍,但女儿在自己身边,只是个格格,作了皇帝的养女,那可就是公主了。这可是无上的恩赐。所以,常宁最终答应了康熙,将女儿送入了宫中。

康熙为其起名纯禧,并以公主待遇细心养之。而纯禧入宫后,果真为康熙带来了好运:没多久,康熙帝的惠妃,就为他生下了皇长子胤禔。之后,孝诚仁皇后生下了胤礽,还有荣妃也生下儿子胤祉及女儿固伦荣宪公主。

皇宫中,终于有了久违的婴儿啼哭声。这让康熙对纯禧十分看重,所以后来,康熙给儿女们排行时,纯禧正式成为长公主,是以他长女的身份。

在收养纯禧前,康熙也许是带着一些功利的想法,但自从纯禧为他带来好运后,康熙是真的将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疼爱。而后宫中的嫔妃们,更是将纯禧视为己出。

就这样,纯禧在锦衣玉食中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懂事后,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但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十分感恩康熙对她的恩赐。作为宫中最年长的孩子,纯禧对弟弟妹妹们也是十分关照。

这其中就有太子胤礽,以及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等。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温柔懂事的姐姐。

原本,当时的女孩子14左右就该出嫁了,但是,康熙不舍得女儿离开自己,所以一直到纯禧20岁,康熙才不得不为她挑选驸马。经过千挑万选,最终钦定了蒙古科尔沁部的小王子班第。

班第一等台吉,身兼内大臣、都统之位,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与纯禧可谓郎才女貌。纯禧明白自己的使命,因而毫无怨言。公元1690年,康熙封纯禧为和硕公主,并以丰厚的嫁妆送她出嫁。

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纯禧并没有因为远嫁而不适。之后,康熙亲征噶尔丹,班第跟随一起,康熙特意将他安排到了恭亲王常宁的麾下,以助其立功。

雍正登基后,想到姐姐多年来为维护大清边疆稳定,而做出的牺牲,遂下旨册封她为固伦纯禧公主。这对于皇帝的养女,可谓尊贵至极。

因为,在清朝,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配拥有“固伦”的封号。而雍正,不仅封姐姐为固伦公主,在得知姐姐身体不好后,还多次派人给她送去珍贵的药品。

公元1726年,班第与纯禧相亲相爱35年后,因病去世,紧接着,儿子也不幸病逝。此时,纯禧已经56岁,无依无靠的她只好写信给雍正,希望带着儿媳妇回到京城居住。

雍正收到信后,立即派人将姐姐接到了京中。回京之前,纯禧上奏雍正:感谢皇上多次为我赐医赐药,如今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皇家给我荣宠,我儿媳妇又照顾我多年,如果皇上能施舍她一个“格格”的封号,我将感激不尽!

雍正想都没想就回道:你的儿媳妇很有孝道,即刻起封为固山格格!

了却一桩心愿后,纯禧与儿媳安安静静地在京城生活了。为了不打扰雍正,她们深居简出。然而每逢节日,雍正都会派人将赏赐送到公主府。

乾隆即位后,对这位姑母更是尊敬有加,其间,他不仅多次派人给姑母送去赏赐,每年宫中的中秋宴,乾隆都会邀请她出席。但公主大概不想太过高调,所以每次都婉拒了皇帝的好意。而乾隆呢,也尊重姑母决定。

公元17,71岁的纯禧公主走完了她的一生。乾隆得知姑母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遂带上大臣刘统勋赶往公主府。之后,乾隆不仅命刘统勋为姑母操持丧事,还多次亲自到公主府举哀。

回看纯禧公主的一生,虽不是康熙的亲生女儿,却被康熙视如己出。虽然远嫁,却与丈夫恩爱有加,且受到了三代帝王的宠爱,可谓荣宠一生!

纵观历史上那些和亲公主,大多都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也因为此,她们不被丈夫爱待,最终年纪轻轻郁郁而终。而固伦纯禧公主,虽然只是康熙的养女,却嫁给了一位爱她宠她的工夫君。之后又在两位帝王的关照下得以颐养天年,可谓幸运至极!#打开眼界#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1691年,康熙为了稳固边疆,准备将18岁的荣宪公主,远嫁蒙古。荣妃得知后苦苦哀求道:“皇上,求您不要将三公主远嫁,臣妾只有这一个女儿啊!”

荣妃马佳氏,满洲正黄旗出身,父亲为员外郎盖山。虽然父亲官职不大,但马佳氏自幼聪慧,十多岁时就出落的美若天仙,这成为她入宫的有利条件。

公元1665年,13岁的马佳氏以庶妃的身份,成为康熙最早的妃嫔。此时,正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年龄,加上后宫没几个人,因此这个时期,康熙对马佳氏十分宠爱。

次年,马佳氏就生下了皇长子,这让康熙欣喜异常,并亲自为儿子起名承瑞。单从这名字就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个孩子寄予了美好的祝愿。然而天不遂人愿,承瑞三岁时突然因病夭折了。

儿子的离去,让马佳氏悲痛万分,好在有康熙的陪伴和安慰,马佳氏很快又怀上了身孕。公元1771年,她生下了次子,也就是四阿哥赛音察浑,只可惜这个儿子也只活到了3岁。

公元1673年,马佳氏生下了康熙的第三个女儿,即后来的固伦荣宪公主。

公元1674年,马佳氏生下了六阿哥长华,不幸的是,这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很快马佳氏再次怀孕,于公元1675年生下八阿哥长生,只是这个孩子也只活到了2岁。

公元1677年,马佳氏生下了十阿哥胤祉,这是她最后一次生育。因为康熙的前四个儿子都先后不幸夭折,所以,胤祉成了事实上的三阿哥。

马佳氏的生育记录,着实让人惊叹!从公元1666年到公元1677年,这间,她共为康熙生下五子一女。而且她还是康熙后宫生孩子最多的妃嫔,同时在康熙的前10个皇子中,5个都是她所生。可见她是何等的受宠。

但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是生育年龄太小,加上当时宫中天花盛行,马佳氏六个子女,却只有唯一的女儿与三阿哥胤祉活了下来。

先后经历过四次丧子之痛的马佳氏,将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了这一双儿女身上。但因为她地位低,没有抚养儿子的资格,女儿便成了最大的感情寄托。而三公主也乖巧可爱,深受康熙帝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马佳氏生下幼子这一年,康熙册封了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在此次大封中,马佳氏母凭子贵被封为荣嫔,康熙当时封了七位嫔,马佳氏位列第四。

这个时期的马佳氏,依然很受宠,只是随着惠妃、宜妃、德妃等,一些年轻貌美的妃嫔加入,马佳氏的地位逐渐下降。

公元1681年,佟佳氏被封为皇贵妃。这一次大封中,马佳氏晋升为荣妃,不过却排在了四妃的最后。只是由于进宫早,太后给了她协理六宫之权。

但可以明显看出,马佳氏不如从前那般受宠了。作为进宫最早,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嫔,她的地位不及之前的惠嫔、宜嫔也就罢了,却连资历比她浅,孩子也没她多的乌雅氏都不及。

这只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马佳氏进宫最早,自然也早早就年老色衰了。而后宫从来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好在康熙是个重情之人,马佳氏虽然盛宠不再,但她的儿女还是很受皇帝疼爱的。

公元1691年,荣妃的女儿被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小公主虽然自幼深受父皇喜爱,但依然逃不开政治联姻的命运。这一年,康熙为了稳固边疆,将18岁的荣宪公主,嫁给了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公元1709年,在公主出嫁后,朝政已然稳固,或许是为了补偿女儿,康熙晋封她为固伦荣宪公主。虽然“固伦”二字很尊贵,但对于远嫁的女儿而言,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而留给荣妃马佳氏的,是日思夜想,却一生无法相见的女儿。

公元17,康熙帝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诏,年长的妃嫔可以随儿子居住在一起,以方便照顾。荣妃因此便搬到了诚亲王府,与儿子胤祉住在了一起。

胤祉是荣妃唯一健康长大的儿子,他自幼聪慧,少年时期就文武双全,深得康熙帝的喜爱。公元1692年,16岁的胤祉随康熙狩猎时,父子俩比试骑射,竟难分伯仲。

所以后来,康熙征讨准噶尔时,任命年仅20岁的胤祉执掌镶红旗大营,后封其为诚郡王。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皇子,竟在敏妃丧期内因剃头发,而被降为了贝勒。

而在九子夺嫡中,也有胤祉的身影。但从八阿哥胤禩争储一事中,他彻底明白了父皇的心思,继而退出了夺嫡之争,开始专心著书。期间,胤祉与大儒陈梦雷等人,编纂了《律历渊源》与《古今图书集成》。

看到儿子专心学术,康熙异常高兴,所以在复立太子时,胤祉也被晋封为诚亲王。可惜雍正即位后,胤祉被打发到景陵去守陵。儿子的遭遇,让荣妃马佳氏郁郁寡欢,一个人生活了几年后就去世了。

康熙四妃中,荣妃是唯一一个出身八旗世家的女子。因为入宫最早,她荣宠一时,在十年间生下了六个子女。只是荣妃这一生,幸运中夹杂着不幸,六个子女竟夭折了四个。

而在连接经历四次丧子之痛,加上年老色衰逐渐失宠后,荣妃看淡了一切。

晚年的荣妃,女儿远嫁,儿子被派去守陵,她只能孤身一人面对漫漫长夜。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荣妃直到去世,儿女都尚在人世,这于她这个母亲而言,是个不错的结局!#打卡挑战局#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