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陶行知简介 叶圣陶最著名三句名言

陶行知简介 叶圣陶最著名三句名言

时间:2020-12-10 21:40:51

相关推荐

陶行知简介 叶圣陶最著名三句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本名陶文浚,因欣赏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但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随即改名为“行知”。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陶行知说:“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后疫情时代,拼的是“免疫力”,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怎么缓解# #让你看完“大彻大悟”的书籍有哪些# #怎么样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 #说一个游戏,证明你老了# #你认为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什么# #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孩子“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学做真人”。陶行知的这句名言,不仅对所有的教师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对家长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作用。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1946年,教育家陶行知去世。他的妻子抚摸着两人的合影,悲伤地说:“这张照片拍得不好,男的坐着,女的站着,日后,男的肯定是短命。”

陶行知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汪纯宜,是他妹妹的同学。

两人共度,一共生育了4个儿子。

1936年,汪纯宜因病早逝。

失去心爱的妻子,四个儿子无人照顾……

正在悲伤苦闷之时,吴树琴给陶行知寄来一封封安慰信。

吴树琴,中法大学的女学生。

当年,为了逃避父母安排的婚事,她离开出走。

在姚文采的推荐下,她来到上海求助陶行知。

陶行知佩服她的勇气,不仅帮助她进入中法大学,还常常资助她。

吴树琴铭记于心,视陶行知为精神导师。

因此,当她知道陶行知丧妻,便主动提出帮忙照顾他的四个孩子。

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温柔的姐姐,陶行知也爱上了体贴的吴树琴。

于是,他写情诗向她告白:

罗矶四月雪未溶,冰晶玉洁姐妹峰。

我欲访兮无以登,一刹那间各西东。

梦中几次曾相遇,醒来人影俱无踪。

预期桂花初香日,应有故人月下逢。

吴树琴读完诗后,不禁脸红心跳。

很快,两人确定了关系。

吴树琴毕业之后,陶行知便向她求婚:

“我们已给那么多苦孩子建立了一个大家庭,我们自己也需要一个小家庭,我们结婚吧。”

吴树琴害羞地点了点头,这正是她期盼已久的。

然而,吴树琴的父母并不同意这门婚事。

为什么呢?

因为,陶行知比吴树琴足足大了25岁。

而且,吴家的女儿,凭什么给别人续弦,还要给四个孩子当后妈啊?

可是,吴树琴心意已决,坚持跟陶行知在一起。

这时,陶行知给吴父吴母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答应亲事。

吴树琴的父母读信之后,感受到了陶行知的真诚,这才松口。

1939年12月31日,有情人终成眷属,吴树琴嫁给了陶行知。

两人的结婚证书,简直是情书告白:

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当时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有了一个你,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了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结婚人:陶行知 吴树琴

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可惜,这段幸福婚姻只有短短7年!

1946年7月25日,由于长期劳累过度,陶行知突发 脑 溢 血,昏倒在朋友家的洗手间。

当吴树琴赶到的时候,只见陶行知眼睛半开着。

虽然,他还一息尚存,却千呼万唤也无应……

不久,陶行知去世,终年55岁。

吴树琴整整失眠了3个月,她悲痛地写下:

“你和我永别了!你和你爱的人民永别了!你永别了世界,永别了一切,虽然我们是千呼万唤,都永远喊你不回来!使我难忘的是当你有快乐的时候,一定先带给我,让我们共同快乐。当你有愁困的时候,只是静默不言,将痛苦的事往心里丢,怕我对你焦忧伤心。”

她常常看着两人的合影,悲伤地说:

“从迷信来讲,这张照片拍得不好,男的坐着,女的站着,日后,男的肯定是短命,结果就是这样。”

虽然两人只做了7年的夫妻,但是这份情谊却是一辈子的。

后来,走出悲伤的吴树琴,与卢温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生下一儿一女。

不过,吴树琴与陶行知的孩子们,仍然像家人一般经常往来。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常考人物】关于陶行知的必考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的常考知识点

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杜威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观点,陶行知则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观点。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

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学到老,活到老。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

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

“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考查方式如下:

●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 巴甫洛夫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程序教学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表达,他以这样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陶行知去世的次日,中共的挽联是:“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

关于这句话。常常被用来显示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考查方式如下: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关于陶行知的思想主要是以识记为主,同时应注意与杜威的思想进行区分。#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招聘##教综##幼儿园#

【编笔干货】——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

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常考人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年),中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周恩来称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主要观点:

1、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

“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

“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质论及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2、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是教人识字学文化,而是“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与贝尔一兰卡斯特的导生制教学组织形式极为相似。)

3、教师职业道德方面: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要躬亲共守。”

4、倡导“六大解放”。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他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