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蜀国薄弱 还“六出祁山” 真实原因令人动容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蜀国薄弱 还“六出祁山” 真实原因令人动容

时间:2021-09-25 02:11:23

相关推荐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蜀国薄弱 还“六出祁山”  真实原因令人动容

说起三国,诸葛亮是不能不谈的人物。因为关于他流传下来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比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气死王朗”、“巧布八阵图”、“挥泪斩马谡”、“空城计”,这些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在听到这些故事后无不赞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勇双全。然而,诸葛亮晚年却饱受诟病,很多人认为蜀国虽然是诸葛亮一手给做大起来的,但也是被他一手给毁掉的,因为诸葛亮晚年不顾蜀国国力微弱,穷兵黩武,坚持要“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终于蜀国因为诸葛亮的任性妄为,在他死后不到三十年,就被曹魏灭亡。但是诸葛亮真的是穷兵黩武吗?他难道不知道蜀汉国力衰弱吗?可是他明知道这些为什么还要“六出祁山”呢?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先说“六出祁山”,史书上记载诸葛亮真正北伐曹魏共为五次,出兵祁山其实才两次,其中只有一次是自己主动出兵的,还有一次其实是曹魏攻入蜀汉被迫出兵的,至于“六出祁山”之说,乃不过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杜撰出来的,目的则是为了证明诸葛亮忠心耿耿,到了晚年还不忘报答先帝,承其遗志。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既然如此,那就只谈诸葛亮“两出祁山”吧!至于“六出祁山”,则当作故事读读就好了,不必当真。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就是出兵祁山是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此时蜀汉建国已经七年了,然而蜀国大将如黄忠、关羽、张飞、马超已先后而死,文臣李严、马良也已死去。蜀国此时真是极度缺乏文才武将。文臣只剩下诸葛亮、杨仪、邓芝、李严、马谡、蒋琬、费祎等人,武将则只剩下赵云、魏延、姜维等寥寥几人。蜀国更是疲弊不堪。可是诸葛亮仍然决定出兵五万于祁山,北伐曹魏。他先是虚张声势,说要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伏兵吸引曹魏重兵,此外还命令马谡镇守街亭,自己则暗地里率兵攻打祁山,没想到马谡街亭失守,赵云、邓芝也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导致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失据,无奈拔西县千余户返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

第二次出兵祁山则是因为魏军进军汉中,诸葛亮不得已才出兵祁山。当然,这一次诸葛亮出兵胜利。

“六出祁山”之说乃小说家之言,不可信。然而,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不顾蜀国实际情况,“六出祁山”,是穷兵黩武,聪明一世,糊涂一世。真是置蜀国于危亡,置老百姓于流离。从而导致蜀汉国力日渐衰弱,民不聊生。所以,诸葛亮死后才三十年,蜀国就亡了。

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诸葛亮,他出兵不但不是穷兵黩武,祸害蜀国,反而是在拯救蜀国,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

大家知道,蜀国是由四股力量建立起来的,第一股力量是在徐州之乱时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击退曹操后陶谦给他留下的几千丹阳兵,加上关羽、张飞、孙乾、周到、简雍等人组建起来的,我们称之为“北方派系”。

第二股力量刘备得荆州后,一大批本土势力加入了刘备,其中有诸葛亮、庞统、马氏兄弟、蒋琬、杨仪、费祎、黄忠等人,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

第三股力量则是原来西蜀的主人刘璋的父亲刘焉为了压制本土势力而从外面带来的流民军,其中代表有法正、黄权、李严、孟达,我们称之为“东州集团”。

第四股力量则是蜀中的本土势力,其中带表则是谯周,我们称之为“益州集团”。

这四股力量在蜀汉建国后,可谓水火不容,难以调和。益州集团原本就是被东州集团的人打压下去的,自然矛盾一直都在。而北方派系则是刘备的“亲信派系”,“荆州集团”则是刘备的中坚力量。然而荆州最后失手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两股力量的矛盾。之后“北方派系”也日渐衰弱,而蜀国建立在益州,但是刘备却只信任“荆州集团”,而不怎么信任“东州集团”,可以想象这三个集团的内部矛盾会有多深!而我们知道:缓和、解决内部集团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国内视线,对外发动战争。

因此,诸葛亮明是知道蜀国衰弱,还不断地对曹魏发动战,不是因为他穷兵黩武、鼠目寸光,真实原因则是他为了缓和、解决蜀国内部集团矛盾。这是非常正确的策略,不然,蜀国内部矛盾肯定会不断激化,从而导致亡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