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水浒》中擒方腊的是鲁智深 很多人却都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

《水浒》中擒方腊的是鲁智深 很多人却都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

时间:2023-12-03 18:09:39

相关推荐

《水浒》中擒方腊的是鲁智深 很多人却都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

鲁智深和武松都是《水浒传》中知名度极高的好汉,也是在民间获得好评最多的好汉,二人在梁山关系也不错,同为步兵头领,一样的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具有侠义精神,但是为什么《水浒》原著中明明白白交待擒方腊的是鲁智深,很多人却都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

《水浒传》原著关于擒方腊的记载: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扒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助,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宋江见拿得方腊,大喜。便问道:“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鲁智深道:“洒家自从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厮杀,追赶夏侯成入深山里去。被洒家杀了。贪战贼兵,直赶入乱山深处,迷踪失迳,迤随路寻去。正到旷野琳琅山内,忽遇一个老僧,引领洒家到此处茅庵中。嘱付道:‘柴米菜蔬都有。只在此间等候。但见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夜来望见山前火起,小僧看了一夜。又不知此间山径路数是何处。今早正见这贼爬过山来。因此,俺一禅杖打翻,就捉来绑了。不想正是方腊。”从《水浒传》原著描写可知活捉方腊的是鲁智深,所以在《水浒》原著中,“武松独臂擒方腊”一说是不存在的。而在《水浒》一百二十回本的第九十回中,智真长老为鲁智深作了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武松的断臂,则是被方腊手下的灵应天师包道乙用玄天混元剑砍断的,原著中“擒方腊”与“武松断臂”的情节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呢?究其原因就在于:

1、武松独臂擒方腊的传说和剧目历来就有,而且广为流传,鲁迅在《谈金圣叹》一文中说:“所以《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却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这些戏。”这说明,清末民初,江浙一带,《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戏很受欢迎。

2、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群众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的喜爱。武松在《水浒传》中被塑造成了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侠义之士,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机具反抗精神,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而且其性格中存在遇强则强、不畏困难的刚强,无论是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还是血溅鸳鸯楼等情节都展现了其刚强的性格特征,而反观鲁智深虽然也是武艺高强,但是却在瓦罐寺时因为一时战胜不了崔道成、丘小乙就逃跑了,缺少武松那种“死磕”的性格,正是因为之前施公的刻画,才让后来的观众更愿意把独臂擒方腊的传奇功劳放在武松身上。

3、“文似看山不喜平”,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张力,曲折传奇,比原著鲁智深无意间撞见饥饿的方腊而一禅杖打翻更加吸引人,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所以近年来拍摄的影视剧,大多都采信了“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情节,例如邵氏电影《荡寇志》、央视版《水浒传》、新版《水浒传》、长影版《武松》等。

正是源于以上三个主要原因,所以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才会广为流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