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杭州翠微小学 翠微小学入学

杭州翠微小学 翠微小学入学

时间:2018-12-06 03:53:33

相关推荐

杭州翠微小学 翠微小学入学

全叔小传

忙里偷闲,二胡声止

他二十岁左右就结了婚,全婶是邻村一个家境比较富裕人家的闺女,身高与全叔差不多,因为身材苗条看上去比全叔高一点,她也读过小学,有些文化气质。她身材匀称,白晣的鹅蛋脸,眉清目秀,凭小时候的记忆,年轻时全婶的样貌有如当今央视某一女主播,或者说这个女主播就是全婶的翻版。是那样的飘亮,吸人眼球,楚楚动人。

全叔全婶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人,五十年代组成家庭,真可谓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全叔爱钻研爱学习,婶子懂情识理,尊老爱幼,夫妻二人勤劳朴实,从未跟村里人吵过口,红过脸。全婶待人也是有说有笑,但性格比较独立,性情比较持别,骨子有点清高的气质。是形势所迫还是家庭生活压力所迫?不得而知。

自从婚后,生孩子就像的母鸡下蛋,二年一个准时不娱。共生十胎,七男三女,个个身体健康,聪明,伶俐,秀气。

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是公社化,集体化,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没劳动力挣不到工分,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小孩生下来,满月以后,妇女就又要去田间劳动,把小朋友送去爷爷奶奶带,男的背摇箩,妻子一手抱小孩,一手端碗饭,夫妻二人把小孩送到老人家中,就赶忙到队里听候分工出勤干活。天天早出晚归,空余时间男的去搞自留地,女的处理家务,服侍小孩,养猪喂鸡饲狗,打扫洗衣煮饭,一天到晚,夫妻分工合作,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遇上文化大革命运动,讲政治讲立場,破四旧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各地都建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白天田间干活,睌上排练节目。一个大队有8个生产队,就有8个业余文宣队,简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大队老祠堂集中,搞文艺汇演,各自然村的社员都会争相来观看。想当年文化娱乐氛围浓厚,(也是宣传工作需要)宣传队的人基本都是年轻小伙子,初高中和小学生。还有队里的青年农民。因为停课闹革命,有些高初中生都回生产队参加劳动,于是他们当起了宣传队的导演和演员,会乐器的搞后埸。拉二胡吹竹笛弹三线琴等,虽然不很精通,但也大有人才。

那时全叔大约三十岁左右,被美妙的声乐所吸引,很想入内参加活动,但又觉得自己年纪大怕与小青年们合不来,一不会唱歌,二不会跳舞,三不会朗诵,唉!爱莫能及。手痒痒,口痒痒。看到人家拉二胡摇头摆尾得意顺溜,真是羡慕死了,有空余时间就去与拉二胡的小伙交流,问怎样做二胡,怎样拉二胡,小伙热情告诉他怎样制作二胡,怎样拉出声音。叫他先做好二胡,我再来教你怎样拉。

一日,全叔在队里锄地时,发现田坎上窜出一条相当大的响尾蛇,他二话没说,手握锄头追上去,三二下把蛇打死,收工回家时把蛇皮剝下撑开,晒干。抽时间找竹筒,二胡主干,琴线,松香,码子等材料,辛辛苦苦终于做成一把自制的二胡。然后拿去请高中生二胡手校正,定音。又请教拉法指法…,他那股钻研劲儿,真令我们这些小青年佩服!

自制二胡又学了一点技法,全叔一有空就来练一段。

夏天,晚饭后,月光下是他练二胡的黄金时段。大热天的晚上吃过晩饭,一家人拿出小板凳,竹床到门口大草坪赏月光,乘凉,他就半生不熟,消遥自在地拉起了二胡。从哆唻咪,嗦啦西学起,最初的十来八天,好多人都笑他学不会,邻居看到拿出二胡,就笑着说…全哥啊,你又来错死,错死啦?全叔不屑一顾,又有人调笑道:阿全啊,你这样拉二胡能拉出来吗?(意思是笑他白费心机,有时间多想点种田的正经事儿)全叔听了只是笑而不答。过了一段时间已有明显进步,果然能拉出一此简单的小调,听起来有点头绪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家里小孩多,家务事多,老婆一个人忙不过来,这个哭那个闹,专心拉二胡的全叔没有听到老婆要他帮忙的呼叫,全婶把刚喂好奶的娃交给老太太(奶奶)手,直奔全叔跟前,抢过二胡脚下一踩立为二截,然后丢进尿桶。嘴里唸着:拉吧拉吧叫你拉吧!全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才听老母亲说,叫你做事你怎么没听到呢,现在你媳妇发火了吧?

此事成了生产队的大新闻,根据隔壁邻居爆料,把全婶火冒三丈,怒砸二胡描绘得有声有色,在一起干活的大哥小嫂俊男靓女们笑得前仰后合。同辈人给全叔伤口撒盐:何全啊,我说你二胡拉不出米来吧。小辈的后生仔们笑着说:全叔,我们支持您,再去打一只蛇重新做一把二胡,想拉就拉,不拉就藏起来,不让婶子知道!全叔不管谁取笑挖苦,总是报之一声无奈的苦笑。不过从此再也没有听到全叔拉二胡的声音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