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

时间:2023-07-29 02:08:16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目的是让我们能够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设计以及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1

设计说明:

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文章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

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文章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境。

教学目标:

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二)学生默读,循声、寻声。

引导学生沿着声音的主线,找出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三)师生交流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四)听范读,为有关声音的语段分类,并分析其表现特色(作用)。

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A、实写环境(衬托)——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虚写环境(含人物)——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C、直接揭示人物心情——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通感(借用,写环境)——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E、实写人物(衬托)——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闫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F、虚写人物(含环境,衬托)——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五)探究《荷塘月色》泼墨于声音的复杂原因及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为何在题为“荷塘月色”的1407字中用了近400字的笔墨来写声音呢?

1、教师准备(据学生情况取舍,学生尽言则不言,以补充、点拨为要,重点分析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1)物理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夜晚视觉不若听觉,写夜景的文章中自然有许多关于声音的描写

(2)心理学。

①声音的力量:张飞长坂桥取胜靠的是雷鸣般的声立现代战争中有噪音武器声音虽无形,但对人的精神(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②物理一生理一心理—义理(喜怒哀怨,扬抑)一辞章声音的发生是物理现象,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情感精神,最后表达于笔端。

(3)哲学。

万物之间的矛盾:声音即不同物体之间矛盾、摩擦、碰撞、交流、共振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天然隐喻意义声音和谐与否便可反映社会关系和谐与否

(4)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沿袭与历史流变)。

《礼记8226;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朱自清先生笔下有声、有音、有乐,并且明确地传达出对乐的向往与追求。

(5)社会政治影响。

(6)思维丰富的必然结果。

(7)噪音与乐音。

2、师生讨论。

师:中国古今文人以扬弃现有价值或追求高远理想为己任,因而常对现实不满由于不为世所容或互生厌弃,便于苦闷之中静观万物,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对世俗声音的敏感已成为潜意识,于是有意无意地逃避以保持心灵的宁静

朱自清对尘嚣的观照和逃避是此文冰山水下的部分,这成就了《荷塘月色》最独特的魅力:在以视觉意象为主体的世界中穿插声音意象,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写景,由味觉到听觉;“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写景,由视觉到听觉这两句是潜意识支配促成的妙境!寻觅耳中圣地,获得眼中净土朱自清笔下的声音有乐音,有噪音对乐音的钟情隐喻着对和谐的向往,对噪音的厌弃隐喻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

在现实与美好理想背离的境遇中,愤青式的无谓的粗豪不若寻觅宁静呵护幽情人类的精神家园永远高于也理应高于现实

(六)学生自由朗读。

(七)布置作业。

品读杜牧《题禅智寺》或自选一首有声音描写的古诗词赏读。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出门看月下荷塘香

荷塘浓

颇韵

家不光

宁塘上月色影

静色

深夜回家去忆过去边走边忆江南采莲看近树远山

《采莲赋》四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周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金岳霖先生》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ABAB、AABB、ABB、AAB、AA

作用: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

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平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近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近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近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近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復,二次为復(复);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近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近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近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近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近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近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近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

正写树色面

清雾杨柳点

叶子、花 远山远景

树影路灯近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4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优美文段,分析写景妙处,领会情景关系

2、抓住情感词语,体会文章主旨,感悟普遍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诵写景名段,用心欣赏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体会比喻、通感的表达效果,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走进作者复杂心绪,进而领会作者所展现的情感的普遍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佳作。面对六月的西湖,诗人杨万里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理学家周敦颐则盛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此外,月亮也是中华民族最常见的意象,诗仙李白曾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佛王维又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可以说,荷花与月亮已成为中国文学中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是深远的,其意境是优美的。那么,如此美好的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写月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华园,去看看那里的荷塘、那里的月色。

二、精读课文,赏析名段

1、提问:哪一段集中写荷塘?哪一段集中写月色?

明确: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赏析四、五段。

(一)赏析第四段

1、这段文字描画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赏析第四段

问:你最喜欢这段中的哪个句子?说明理由。

荷叶: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明确:田田,叠音词,既具音律美,又体现荷叶相连的特点。同时,“田田”出自于《江南曲》,使文章富有古典的诗韵美。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问:叶子与裙的相似处是什么?这里的裙是什么状态下的裙?)

明确:将叶子比作舞女跳动时的裙子,既体现出荷叶圆而舒展的特点,又赋予荷叶动态美。化静为动,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花:正如那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表现一个本体。效果:增强语意、增添语势。)

(问:本段博喻如果只能保留一句比喻,留下哪一句?为什么?提示:注意呼应)

明确:“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与句、段的风格一致,既呼应了“袅娜”“羞涩”两个体现女性美的词,又照应了前文“舞女的裙”这个喻体,形象写出了白花的颜色和娇羞美艳。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又叫做移觉。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效果:意象叠加,意境优美)

(问:清香与歌声的相似点?渺茫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可以听见歌声?)

明确: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将花香比作渺茫的歌声,形象写出了微风送来的花香,时断时续,清淡雅致,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也体现我心情的宁静。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意境更加优美。

(可能会被说成比喻,询问学生与比喻的不同之处?)

荷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明确:“凝碧”出自于柳宗元的诗句“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凝碧,即深绿色。微风吹过,静态的深绿的荷叶,好像呈现出了深绿色的波痕。化静为动,又增添了诗的意境。

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明确:脉脉,拟人,形容水无声却满含深情。这里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流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见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叶子下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的看着叶子,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呈现一个怎样的特点?

明确:幽雅素淡、柔美动人。

为什么是这样的特征?

明确:获得了宁静,淡淡的喜悦。

5、小结:这一段作者运用了比喻、通感的手法,使用了富有音律美的叠词和具有诗歌意境的词,多角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幽雅素淡、柔美动人。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荷韵悠长,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心绪获得了治愈。

(二)赏析第五段

1、齐读第五段

2、重点句子

(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问:月色是什么样的?月色与名曲的相同点是什么?)

明确: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将光与影的画面比作小提琴拉的名曲,形象表现了荷塘上的月色虽不均匀,但有着和谐之美,动人心弦。意象叠加让意境温馨优雅。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问:“浮”的位置在哪里?水面上?叶上?花上?还是更高?明确:结合“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雾在花和叶上,而叶子出水高,花和叶在不同的高度,雾只笼罩着花和叶,那么,雾处于悬空的状态)

(问:“泻”是一个怎样的动作?是什么在流动?)

明确:泻:化静为动,呼应喻体“流水”,形象写出月光下雾气的涌动。

浮:写出雾的轻、悬空的状态,与花、叶同层,展现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画面。

(3)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问:结合注释,倩影是什么?“画”字好在哪里?)

明确:画:呼应拟人的倩影,写出杨柳的错落有致、浓淡相宜。

三、课堂小结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具有立体感,且动静结合,运用鲜明的比喻、通感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雅致幽静的荷塘月色图。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写景佳句,老师提醒同学们,赏析句子要注意词与词之间,词与句之间,句与句之间,句与段之间的呼应,立足文本,具体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从通感、比喻和炼字三个角度对四、五段的句子进行了赏析,感受到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充满诗意的、雅致的、幽静的美。刘勰曾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面对这样的荷塘与月色,朱自清的心绪如何?

二、作者游踪

家→荷塘→家

三、主旨探究

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方式:勾画表示情感的词语,文段中有的直接勾画,没有的直接转换。

(一)品读第一段

1、问:作者的心情如何?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2、问:这样的心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或这样不宁静的心绪,是否影响了作者对月亮,对妻子的态度呢?)

明确: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越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小结: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用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在这样的心绪下,一个“忽然”,引出了下文。

(二)品读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

2、这条小路有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路是寂寞的。

小结:在这样寂寞的路上,我又在想什么呢?齐读第三段。

(三)品读第三段

1、问:我在想什么?

明确:“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的天地中,我的思想在飞扬,我觉得我获得了自由。

2、问: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自由的?

明确:“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可以不理”,说明在白天我会被迫说些话、做些事,我是身不由己的,我感到十分无奈。在白天我没有获得自由,或者说在现实世界我没有获得自由,才会如此强调在这个世界中我是自由的。

3、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月下的荷塘和荷塘月色是十分美好的,是令人陶醉的,我在这里体会到了独处的妙处,在观赏荷塘的过程中,我不宁静的心得到了的宁静。但这份宁静持续的时间长吗?我们一起来看到第六段。

(四)品读第六段

1、问:哪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明确: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此时的我是寂寞的。

2、问:为什么寂寞了?(提示:结合第三自然段议论的句子)

明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我并非是一个只想一人度过余生的人,我喜欢热闹,也喜欢独处。“冷静、独处”我一个人就可以解决,但“热闹、群居”我一个人无法解决。所以听到那热闹的蝉声与蛙声,我才会感到寂寞,我才会“忽然”忆起那热闹的江南。

(五)品读第七—十段

1、问:作者眼中的江南是一个怎样的江南?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议论抒情句)

明确:“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问:江南代表了什么?

(方式:反向思考,作者在现实世界和荷月世界中缺乏什么?)

明确:热闹、自由(“风流”)、乐趣(“有趣”“无福消受”)。这是朱自清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六)总结

本文主旨:“我”因生活的烦恼无奈而赏荷塘,接着忆江南,表现对热闹、自由、乐趣的向往。

四、揭示文章的普遍意义

1、问:“我”获得了长久的宁静了吗?

明确:没有。宁静是暂时的。(三段:“且”暂且——短暂、暂时。六段:灯光、杨柳树——已往回走。十段:已到家),审美能让人超越现实,但最终无法逃避现实。

2、问:既然无法超脱,我为什么要赏荷塘、忆江南?

明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而负面情绪的积压,会一步一步的吞噬一个看似正常的人。但人非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向往光明、美好,厌恶黑暗、邪恶的,这一份向往驱使着我们排遣自己负面情绪,让自己从现实的苦闷中跳脱出来。那是一个超然于现实的世界,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地,虽无法完全逃避现实,但能够获得片刻的喘息,已是大幸。或许明知无法解脱,但依旧孜孜不倦的追寻,这正是人对美好、自由、光明、乐趣最深的向往所在吧!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这也是这篇文章如此动人的原因所在。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5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 “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 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第二课时时检查)。

(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三、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4、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景 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妍媚多姿 —— 比喻、拟人

荷香——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 —— 凝碧 —— 拟人、比喻

流水 脉脉(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书。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例: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

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 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结束语:“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如此“热闹”,“我什么也没有”。如此美丽的月色,如此让人陶醉的美景,却也难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让作者的心情如此复杂?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朗读课文原文;3、理解文章情感内容的普遍意义。

一、复习(7分钟)

1、 全班齐读文章4、5、6自然段

2、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小煤屑路 蓊蓊郁郁 独处的妙处 袅娜 脉脉的流水 倩影 踱着

二、品读第1自然(10分钟)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 “渐渐” “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3、第一段小结: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下文。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出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板书]:缘由: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10分钟)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全班齐读课文第2然段。

3、 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虚实结合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18分钟)

1、请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

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

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3、延伸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月下的荷塘和荷塘月色是十分美好的,是令人陶醉的,但是作者在第二部分的末尾还是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用他的笔描绘出一个清净、自由的世界,我们姑且称之为“荷月世界”(板书),在这个世界中,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是什么让作者的内心不宁静?(要求学生回答),是现实,是“现实世界”(板书)

“荷月世界” “现实世界”

揭示文章的普通意义(我认为,在教学中可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只探讨文章的普遍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不管什么原因,现实世界总有许多让人无奈之处,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自然的哺育,在精神上也能从大自然中寻求到依托。当我们有困惑、有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走走,去大自然中走走,不也能愉悦身心吗?朱自清先生以洋洋笔墨、细细笔触和浓浓深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成为名篇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在喜悦中,还是难掩心中的苦闷。

结束语:有没有一个世界,一个自由、美好、幸福的世界,一个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的世界?我们明天继续学习《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总结课文

【教学设想】出示问题后,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明确。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全班同学齐背课文4、5、6自然段 (5分钟)

二、讲读第三部分 (20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8、9自然段)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②引导明确:

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5、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板书]

析: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总结全文(20分钟)

1、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5分钟左右)。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暂时性。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荷月世界颁发给人们的只是一张暂住证而已。显然,朱自清先生已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刚踏进荷月世界时,他就知道,这美好无边的荷香月色只能“(暂)且受用”。二是它对心灵自由的有限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无法彻底隔绝现实世界,在清净自由的心灵的潜意识深处,还留存有现实世界带来的抹不掉的一丝阴影。这阴影随时都可能从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冒出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景随情生,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那一丝阴影的浮现。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那么心灵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理想世界又在哪里呢?

它寓存在“江南采莲图”中。

“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理想世界是人类心灵的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

2、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15分钟左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例析:

1、“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2、“森森”,“淡淡”。路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田田”,写出荷叶的茂密,出自“莲叶何田田”句。出水很高,是“婷婷”;“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流水“脉脉”,清香“缕缕”

4、“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富于节奏感。

[板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第四课时

一、 朗读本文自己最喜欢的语段(5分钟)

二、 回答学生疑难(10分钟左右)

形式:

1、 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提出问题;

2、 教师请学生解答,或全班讨论解答,或集中讲析。

3、 知人论世:

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

朱自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现在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三、 课后有关习题选讲(15分钟)

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情与景的交融: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身外有无边的荷香月色,面对美景,内心有淡淡的喜悦;蛙叫蝉鸣,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思;写采莲盛况,思接千载,暂得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四、 课堂练习

《荷塘月色》练习设计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深情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6.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7.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8.这一节依次写了荷、荷、荷、荷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那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

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它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倾摇,银珠戏跳。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大自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所写的《 》。

10.下列词或句子打上引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①“君子花”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救济粮”

A.①引用②强调 ③具有特殊含义 B.①强调②强调③引用

C.①强调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D.①表示专用名词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6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朗读和涵咏语言,获得对荷塘月色之美的体验感悟,培养正确的审美方法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文章第四、五、六段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为主要审美对象,让学生通过直觉审美进入文化审美,获得心灵审美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维审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美读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四段。

2.完善学生的朗读,从节奏、音强、音质等技术角度作示范分析,简单介绍声音处理方法,帮助学生读出月下荷塘之美。

3.再请学生范读,经过刚才的简单训练,学生的第二次诵读应该有听得见的变化,朗读能力应該有一定提升。

4.再请同学朗读第五段,或换一个性别不同的同学朗读第五段(性别不同,声音特质也有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再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美读的能力提升。

5.全班朗读第六段。朗读之前,先进行简单的指导,让学生避免幼稚化朗读,即唱歌式朗读。要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二)读美

读美分为四层:首先通过朱光潜有关古松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鉴赏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之美;然后由朱光潜有关审美的文化积淀的一段话引导学生鉴赏荷塘月色的典雅之美、诗画之美;接着介绍朱良志有关生命审美的思想,引导学生透过荷塘月色美景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发现作者想要追求的心灵自由之美。最后提出两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审美能力。

1.直觉审美

(展示PPT)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他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

问题:细读课文四、五两段,划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相似点?它们具有怎样的美?

分析:田田的叶子 薄薄的青雾

零星点缀的白花 淡淡的云

缕缕清香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脉脉的流水 稀疏的倩影

先根据“零星”“点缀”“缕缕”“清香”“薄薄”“淡淡”“参差”“稀疏”等概括荷塘月色之美具有“素淡”的特点。

再根据“田田”“青雾”“云”“黑影”“倩影”等概括荷塘月色之美具有“朦胧”的特点。

审美特点:素淡朦胧。

审美方法:细读文本,找出审美对象,分析比较审美对象的相似点,再进行特点归类。细读的主体是学生,找出审美对象的是学生,分析相似点的也是学生,特点归类也必须是学生。总之,整个阅读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须进行间歇性点拨。

2.文化审美

在直觉感知的基础上递进一层,由朱光潜的谈美引导学生从荷塘和月色的直觉审美进入文化审美。

(展示PPT)朱光潜说:“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入了花妖狐魅之境。”

问题:文中四、五两段中,哪些景物引发了你的联想?你由荷塘月色联想到了哪些古诗词?你能否结合联想到的古诗词分析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具有怎样的美?

分析:与荷、荷塘、月、月色有关的古典诗词浩若烟海,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应该能举出很多有关的诗句,然后将文本中的相关描写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古典文化背景中“荷”“月”的意象特征和审美意蕴,学生对四、五段中所蕴含的文化之美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的《如梦令》)⑤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⑦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唐代皇甫松《采莲子》)⑧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宋代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审美特点:典雅清洁之美、诗意之美、画境之美。

审美方法:联想、想象,由古诗词联想到赏荷赏月的审美趣味。

3.心灵审美

朱良志先生在朱光潜先生三个态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种态度,即生命的态度,审美由外物转向了人的内心。与前面相比,又递进了一层。

(展示PPT)朱良志说: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学具有突出的重视生命体验和超越的特点,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问题: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心灵活动?从四、五、六段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灵追求?

分析:①这三段有没有暂时的灵魂适意?

引导学生明确:有。可以结合“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等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②这三段有没有生命的超越?

引导学生明确:有。可以结合“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现在都可不理”等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③这三段有没有获得暂时的生命的安顿?

引导学生明确:有。可以结合“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等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审美特点:自由之美、适意之美。

审美方法:由外而内,由物质而精神,扣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文眼,突出作者暂时获得了内心的宁静,白天里动荡的生命获得了暂时的安顿,从而凸显全文的主题。

4.多维审美

这是两道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审美视角。

第一問:第4段中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是否低俗?

参考探究:4、5、6三段景物描写贯穿着一种生命的活力。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要突出荷塘月色的生动之美、生命之美。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像舞女的裙;荷花是袅娜的、羞涩的,像刚出浴的美人;荷香像渺茫的歌声;叶子肩并肩挨着;流水是脉脉的。这些比喻都以人的生命情态来喻指荷,使景物充满着生命的动感和活力。“刚出浴的美人”就是写荷花具有清新脱俗之美,是一种纯净的美。

第二问:第5段中写月光“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样的描写是否美?是否破坏了文章的美?

参考探究:参差斑驳的黑影也是一种美,只不过“峭楞楞如鬼一般”表现了作者内心不是那么畅快,境由心生,鬼境源于心中不宁静、不痛快。由此可见,作者的心情既有喜悦,又有忧愁,喜悦是淡淡的,忧愁也是淡淡的,心中充满了复杂和矛盾。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7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

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我们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

(大家集体交流讨论。)

(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小结:

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

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8

(一)课题:《荷塘月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 找出课文中涉及到的各种修辞手法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

1.对《荷塘月色》的两条线索的理解与把握

2.对《荷塘月色》中的修辞手法与语言技巧的体会

(四)教学难点:

1.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心情,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对移感这种修辞手法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揭示课时目标

1)以《荷塘月色》这首歌为课程开始的背景音乐,音乐结束后,同学们谈谈感受,引出今天要讲的课文。

2)教师做作者简介,指出课程目标。

2.课堂展示:

1)教师解题《荷塘月色》: 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荷塘与月色两者呈并列交叉关系,作者既写月色下的荷塘,又写荷塘上的月色。

2)理清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部分,(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部分,(7-10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3)同学们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呈圆形结构。从感情上看,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出门寻求宁静,获得片刻宁静,最后走出宁静,同样呈圆形结构。两个圆形结构既是本文的线索,作者的行踪是明线,内心的情感变化是暗线。明暗线交织,情与景融为一体。

4)小组讨论全文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特点是什么,结合以前学过的散文特点进行分析,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移感”这一修辞手法: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运用比喻、拟人、移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通感’’的概念 :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

(六)课程总结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2.每人写一篇描写校园夜色的文章,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最好包括上课讲的移感,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字数600。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9

教学目标:

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

二、美读(4分钟)

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

明确:第四第五段

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三、赏景(8分钟)

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

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举例如下:

(1)荷叶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四、得法(10分钟)

(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示例一: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

示例二:

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亭亭”的一词表现出了荷叶的风姿秀丽,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示例三: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既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致、典雅、圣洁、飘逸、灵动、俏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动摇,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联想到舞女的裙。

优秀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转的裙,突出了荷叶的飘逸、灵动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会看到叶子舒展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赏这样的美景,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明确:示例一:有手法,没有指出景物的具体特点。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练的词语“亭亭”写,缺乏荷叶与裙的相似特点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分析了凝练的语言,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缺乏条理,有的地方用词不准确。

(二)赏景要领

明确:

1、抓特点

2、找手法

3、炼语言

4、加想象

5、融感情

……

我们在赏景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样运用准确而凝练的语言来突出这种特点。还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沟通各种感觉,使客观景物变得亲切可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蕴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赏景的要领,其实也是写景的要领。用这样的要领来指导我们写景,会使你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和传神,更加有表现力。

五、析情(10分钟)

以上是我们对景物的赏析和总结。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有人认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你认同吗?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淡淡的喜悦、无尽的忧愁

(板书:喜悦、忧愁)

学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月光是淡淡的

(3)月光不能朗照

(4)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6)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惦着江南

(8)写江南采莲的用意

(9)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可见,超脱是暂时的,不宁静是长久的,喜悦是淡淡的,忧愁是深远的。这正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直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内心想暂得解脱,但最终没法解脱的写照。我们学过《雨巷》,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表现。同学们可想象一下,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着手在池塘边踱着步子,颇不宁静的是朱自清。

六、结语:(3分钟)

朱自清把他的`喜悦和忧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画,浓淡相宜,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你看,荷花和明月,是这样的景物,其实,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异乎寻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感受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锻炼我们传达美的能力。

七、致用

同学们,在过往的岁月里,一定有一片风景走进了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或让你心旷神怡、或让你哀婉叹息,它可能是一片海滩、一泓清泉、可能是无边花海、金色麦田,也可能是你母校的夕阳朝露、一草一木……请你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写出你心中的那片风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八、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宁静优美朦胧柔美

情:喜悦忧愁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10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音律美(叠词)

(2)措辞美

(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学生朗读该诗

2、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设计、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的有关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以上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