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4件最具地方特色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4件最具地方特色

时间:2020-10-21 19:41:21

相关推荐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4件最具地方特色

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温州是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乐清黄杨木雕,浙江省乐清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省乐清市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乐清黄杨木雕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质朴和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纹理、疤节、洞穴、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的韵味等自然美,同时通过艺术的加工又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2。

黄杨木雕的技艺特色是因材施艺,由于受黄杨木材料直径的限制,对于雕刻时选择的人物动态都经过细心的推敲,尽量地把人物的形态控制在18公分直径左右,以利于艺术创作雕刻。精雕细刻是黄杨木雕的一大上艺特点,能在眼睛、发丝、服饰上雕刻最精细的一而,凹凸面肌理能刻得光洁圆滑,衣褶和飘带清晰流畅而不损边缘。浅黄文雅的色泽和细腻的纹理,特点适合于人物形象刻画,容易表现出作品的自然与纯真。拼雕、镂雕一也是木雕技法上的技艺特色,由于木料体积的限制,利用拼接手法使单的人物型拓展到有多人的故事情节,使黄杨木雕作品的精致细腻、刀法清澈,质感突出,刻工细美而不失高雅的“鬼斧神工”之技表露得更淋漓尽致,更突出雕刻技法的表现力与工艺美。

乐清黄杨木雕的人物造型艺术具有其特殊性和独立性,它虽不遵从西方现代绘画人体的比例划分,却有着个性鲜明和处置得当的创作方法和块面比例,条理分明,疏密合宜,刀法细腻,使人物栩栩如生,由于材料的肌理与人物的肤色十分吻合,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展露,乐清黄杨木雕大都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为主要表现内容,单一为主,辅之相拼成套,或坐或立,或静或动。

细纹刻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浙江省乐清市流传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垟镇等地。乐清细纹刻纸具有纤细优美的风格,与粗犷豪放的北方剪纸对照强烈。它的刀法精妙入微,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如发丝,且凭竹刀打的经纬格子线,随心所欲地刻出装饰纹样。

浙江乐清细纹刻纸渊源于龙船花,这民间传统工艺早在元代大德(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就有记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欣赏,与民同乐。”已有七百余年历史。乐清先民的民俗风情极具地域特色,每年四季八节非常重视,正月元宵更臻高潮,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剪纸艺术无所不有,如龙船花、窗花等,其中以龙船花为最,它集细纹刻纸大全,各类民间图案、戏剧人物、飞禽花鸟遍布龙灯各部,细巧精致,玲珑剔透,镂空艺术之美尽显其中。

清道光三十年(1850)至民国(1925),乐清民间绣花风气盛行,细纹刻纸的需要量随之增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民间工艺美术的发掘、延续和扶植。1954年,浙江美术学院派人来乐清调查刻纸工艺情况,分配刻纸2万张的订货计划,进行扶植。刻纸名艺人陈朝芬为此带头成立剪刻小组,附属于黄杨木雕生产合作社开始生产。乐清细纹刻纸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从业人员有500余人,其中以乐清县艺术雕刻厂剪纸车间为龙头,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当时有一批美术界人士投身剪纸艺术,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美术理论结合起来,形成如今的剪纸风格。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温州鼓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温州鼓词的渊源,鼓词艺人流传着的关于“祖师爷”的讲法。艺人们说温州鼓词的“祖师爷”是唐明皇的叔叔。他从小聪明、善文能诗,谙音律。后因病瞽目,亲尝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词以自娱,于是民间便有鼓词。

执南宋起源说者,无不引用此诗为凭。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生前谁管得,满村皆听蔡中郎。”诗中描写了鼓词演出的情景,但诗中提到的赵家庄究竟在何处,却至今无可考,成了孤证。而且,也有人认为,诗中描写的并非是温州鼓词,而是北方南下的鼓子词或流行于浙东的陶真。尽管如此,温州鼓词起源于南宋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持明代说者依据《华东地方戏曲介绍》“温州鼓词”一节中的说法:“据老年人季松坡讲,温州鼓词始于于明代,由横阳(平阳昆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古乐衣体,吸收民间曲调逐步发展起来。”又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鼓词”条的解说:“浙江的温州鼓词,相传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灵经’、‘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遗憾的是,这一说法仅仅出于推断,尚缺乏史料考证。

药发木偶源于宋代的一项烟花杂技,是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传统手工技艺。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研究人员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浙江泰顺民间的“放花木偶”即为药发木偶。自清朝中叶从福建传入,完整保留起制作、表演技艺。在一根长度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层装置特制烟花轮和身穿光腊纸服装的木偶,当最低层的烟花轮引线点燃后,会逐层喷放艳丽火花,带动木偶表演。只在庙会、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时举行。演出内容有《西游记》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有流传于本地的一些剧目。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泰顺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药发木偶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传统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药带动,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独一无二;在烟花表演中结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烟花表演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活动中表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