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美术研究|「篆刻讲堂」汉印形式的创作及篆刻基础知识纪要!

美术研究|「篆刻讲堂」汉印形式的创作及篆刻基础知识纪要!

时间:2020-10-22 14:02:54

相关推荐

美术研究|「篆刻讲堂」汉印形式的创作及篆刻基础知识纪要!

编者按: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她在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全面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文学、史学、科技、艺术等,都无不超越前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这些都给印章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厚葬之风,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死后随之殉葬。因此,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不论在形制工艺,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赏。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创作等相关知识。

汉印形式的创作

汉印形式的创作,包括自己组织的内容和外在格式(如字法、章法、刀法等)构成诸方面的谐调统一,即带有创作的性质。这也可说创作的初级阶段。过去许多明清和近现代印人的所谓仿汉之作,也称之为创作,就多是指这一路而言;若从狭义方面说,则要求对汉印的诸种格式和字法能融汇贯通,博采众长而自成一格,形成自我的风貌和特色,并在刻制过程中,通过刀表现作者的笔意、思想、感情和审美观,这种融合内容、形式、情意的各种因素的作品,某些方面像汉印,但却又不全像,更主要带有作者和时代的精神,这种作品则可说是创作的高级阶段。为了较为具体阐述汉印形式的创作,兹将有关构成因素分述于次:#画学论#

刀笔的表现

印稿完成后,书稿上石,然后就是以刀刻石,来表现印中字法、章法、笔意和作者的思想情趣了。刀法熟练,能充分表达作者在印稿中的意图和审美情趣,这件作品就能有决定性的成功。如果刀不顺手、刀刻石开、石屑乱爆、线多破损多不如己意,则很难成为顺心之作。尤其是在刻石过程中,不仅要有刀意的表现,若无刀意,则同笔书制板而成,缺少一种刀味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刀刻线条中,也应表现笔意,若只见刀味的剑拔弩张,而缺少笔书的内涵功力,同样也是失败的用刀。笔意通过刀意来表现,更是丰富;刀意中有笔意的内功,而使之更具有含蓄的美。总之,是应笔中有刀,刀中有笔,刀耕石开,刀笔石结合,融为一体,互为生发,方能产生篆刻艺术中所特有的“金石味”。

为了较为具体述用刀、用笔在篆刻创作中的各自特点与注意事项,以及相互关系如何结合得更好等,略说明如下:

笔意与用刀

在篆刻中,笔情墨趣之意是通过用刀来传达和表现的。用刀是对笔书写印文的再现和提高。笔意是用刀的生命。若用刀不能表达笔意,则失去用刀之意义。明代印学理论家朱修能说:“刀法也者,所以传笔法也。”(《印经》)因此我们在创作中,要注意用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表达笔意。同时在表现过程中也应注意保存用刀的特点。刀笔互相关系有如下几种情况:

(1)直传其笔

即用刀时不重视用刀的特点与个性,而是以传达笔书之意为主要目的。如汉印中铸印白文或朱文印多如此。在这些作品中,只见其铸造时工整(修饰过的)笔意,而很少见其用刀之个性。这一类作品的笔意很浓,是刀服从于笔的结果。由于制作的翻铸使刀的特点在印中被淹没了,这也是以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美中不足之处。

(2)刀传其笔

这种作品中的笔画可见其笔情墨趣,但偶尔也可见其用刀痕迹,即刀藏笔中。在汉印中,有部分铸印,是由刻制而成,或是先铸后刻,不足处经过刀的修改而成的;有的玉印也体现了这种刀藏笔内的倾向。明徐上达曾说:“笔既管刀,则刀必相笔,……刀藏笔之中,始得。”这就是要刀能表达笔情墨趣,但笔不可损刀意。若字字笔笔都好似书写成印的,那只能是“写”篆了,而必然是失去篆艺术的“刻”的特点。因此在重视刀传笔意的时候,也要重视刀在刻的方面的表现。

(3)有刀有笔

这就是要求在运刀进行创作时,要进行选择。以刀传笔时,注意有刀有笔,有刀就是保持“刻”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在刻中表达出用笔的效果,以及刻的刀痕流露的效果。这类作品中是笔中藏刀,刀中藏笔,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两方“部曲将印”,都是凿刻而成,一方刀锋较显、一方较藏,一方线较粗、一方则较细,但两方共同特点都是有刀兼有笔。笔中能见刀痕,刀中又能见笔意。

刀味与石味

刀味是刻刀在印材上刻划线条时的一种产物。它具有刀的痕迹和用刀的力度,以及执刀者运用中所传达对象所具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等趣味。这种趣味同时也具有印材的属性美。通常多用石材,故也可说是石味美。

刀味、石味,是由这门艺术的客观物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这门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刀味、石味,所依靠的对象,仍是必不可少的笔意。笔意若失去了刀味和石味,那么笔意也就失去了意义,反过来说,若刀、笔,石(印材)三种工具材料互相结合,又能发挥各自的特点,这门综合性的艺术,就能产生新的审美趣味。

(1)刀味的产生

在初学刻印时,只须冲切两种主要的刀法,就可刻出印章。既使在临摹汉印时,仅以此二种刀法也可达其应收之效果。在创作时,由于对刀的执握运用手法较多,其效果相对也较为丰富。

由于执刀有三指执刀、五指执刀、握刀等法,其发挥的力度也不一样;由于入刀的方向与角度的不同,有冲、切、披、削、碾、掘等,从而产生在印面上的不同刀法与效果。如果加上晚清以后在制作修饰方面的刀法,如琢、磨、擦、拭、破、损等就更多了。明清以来临仿汉印的篆刻作品中如何震以猛利著称,汪关以秀雅和平见长,朱简以切刀表现线条的古朴,丁敬以切刀表现出线条的迟涩之味,邓完白以冲刀表现出光洁的线条的刀笔意,吴让之以冲带披削之偏锋表现出线条的圆润和肉质弹性美,赵之谦以冲刀表现出挺劲光直的刚健之力,吴昌硕以切冲结合加之各种修饰刀法而成的苍古朴拙厚重之风……举凡历代名家,在其刀味的表现上,皆各有特点。

刀味的产生还与印材的质地有关,如铜、玉、石、角等,各类材质结构不一,其软、硬、坚、实、松也各有差别,表现出的刀味也大不一样。如玉质较为温润、光洁;铜质可塑性较大,可光可毛;石质易显刀痕。因为各种印材属性不一,刻者能谙熟其性,把握驾驭操刀,则可出现多种不同的刀味。

(2)石味的把握

石质印材,产地不同,其石质也各有特点。青田石性较细腻清脆,寿山石一般性较腻细硬,昌化石多腻而硬,楚石则更松软等。当然各地石质中,也有差异,有的偏硬,有的偏软,有的甚至在印石之中也有硬软之别。因此在下刀之前,对石之结构性能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不同石质印材,了解其硬、软、松、脆、涩、腻等物理性能,而决定使刀的轻、重、快、慢、以及冲、切、凿、削。要能在刀与石的接触中,因材而异、随机应变、灵活施刀、得心应手,自然得其中规律与奥妙。

既使刀性掌握再好,偶因石质的变化,和作者一时思想感情的变异,也会发生不同情况下的偶然现象。如在刻制过程中,由于刻刀的利钝、石质的松脆不一,常常会出现意外的走刀、错刀、滑刀等不同程度的意外。有时这种意外,破坏了原有的设想,但有时若驾驭处理得好,也可成为意外的美的启迪或收获。如将某些滑刀或错刀,审时度势、随机利导,也可能成为奇异之笔,譬如汉代的将军印中的凿印,在当时只因时间紧迫而匆促草草凿就,只为完成任务,而未顾及艺术性的好坏,但事过千年之后,清末民初,渐有印人加以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如果我们今天碰见这种情况,就是看作者的智慧之眼,能否从中发现可取之处,化破为整,化错为正,化腐朽为完美,如果见其破败之处,而修得光光,或全部磨光,那也可能失去了可想成为奇材的“宝贝”。或反之,把一些真正的破败之刀,也认为“难得的刀味”而加以保留。总之刀、石之味全凭作者的慧眼与技巧的掌握能力而定。

刀、笔、石、人的统一

印石上以笔书字、以刀刻字,这皆假于人之手。刀、笔、石均系无生命之物,结合具体作品,而可产生出新的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境象,并赋以艺术之生命,这得全依赖刻印者的刀法熟练程度,笔书功力等艺术修养的水平而定。以刀而论,可在印石上表现出各种刚、柔、雄、劲等各种美来。这要依靠作者如何调动艺术手腕,运用艺术法则中的对比而又协调的关系,同时又能表现出笔法,与石味相关的美,才可能构成他刀法之美。即偶有“败笔错刀”之情,若作者经验丰富,则能沉着应变“将错就错”、化险为夷,甚或可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境界。

人是万物之灵,要能在这方寸之地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格局、闯出新路子,首先得对刀、笔、石的各个特性加以了解并掌握之,然后对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对汉印的特点与规律能谙熟通解。遇到新的对象与情况,则顺手成章、水到渠成,较好地处置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创作时,作者在掌握刀、笔、石的关系后,还应注意几点,以保成功。

(1)深思熟虑

在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思考,不可草率。如下刀之前,应胸有成竹,而后下刀。冯承辉在《印学营见》中说:“凡一印到手,不可即镌,须凝思细想,若何结字,若何运笔,然后用周身精神,砉然奏刀,如风雨骤至,有不可遇之概,其印必妙。”

(2)慎重修改

印刻完后,认真审视,慎重修改,这是必不可省的过程。所谓“慎重”,就是不可鲁莽行事,轻于下刀。有的人“习惯成自然”,不论对象个性如何,一律按自己既定格式,统一修改,即不论是粗犷的内容、温柔的文词,以姓名印而论,是将军印,或是闺秀印,都是统一书体、统一刀法,这就变成了公式化,容易失去个性。另外对印中有不满意处,要审姿度势,当加则加,不当改之处则不改。亦如清人冯承辉所说:“印刻成后,间有不饱满处,或润一二笔,不可多润。多润,则无天然之妙。”语甚中肯,故修改时,应慎重。

(3)修改润色

在于统一全局,使之能既有对比,又有统一。这里要注意其主次、节奏。在全局上数字之间,能团结贯气,某些笔划对全局有不通不畅之处,则应通其神,贯其气。在某些具体点画之间或之中,是藏有其神,但不显不贯,修改则应提其神,贯其气,润其色。

有的人在修改时,即使很有刀笔之意,很富有个性和生气。但也有的人改得很死板。这要明白与分清规整与匠气的区别,笔刀意与草率之分野。当今有印人受文人书画的影响,往往不太注重技法的精湛,而注重抒情与趣味性,富有逸趣和生动性,从而为篆刻的审美,提供了新的审美观与创作手法。它的长处是可避免匠气和呆板,同时也出现了草率、忽视了对篆刻特点与规律的深人认识,这对初学者很不合适的。

篆刻综述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在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俗、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篆刻起源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厉良玉、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篆刻是什么呢 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 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确有一定的读音。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

篆刻种类

周玺印:

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小篆。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唐宋以来的官私印:

唐代印章仍用篆体,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区别。

秦汉印印文多用缪篆,刻白文。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盖在棉纸上,官印一律采用朱文,当时也有人用隶书入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则用「九叠篆」入印。宋元私印变化很多,用途广泛,质地除铜、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类。当时并且以能看到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产生艺术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常设正规官,官印是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是长方形,叫做“关防”。

篆刻流派

皖派(徽派)代表人物:何震、文彭、苏宣等

歙派(歙中四子)代表人物: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

泗水派代表人物:苏宣

粤派(黟山派)代表人物:黄士陵

浙派(西泠八家)代表人物: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新浙派代表人物:赵之谦、厉良玉、吴昌硕

赵派(虞山派)代表人物:邓散木

鲁派(齐鲁派)代表人物:刘兴、孟国波、李家栋、张诚、司彬钰、李旸铭、韩玮

娄东派代表人物:汪关、林皋(林派)、巴慰祖

扬州派代表人物:林皋(林派)、汪关、沈世和

如皋派代表人物:许容、童昌龄、陈瑶典等

云间派代表人物:王曾麓父子、鞠昆皋

京派代表人物:齐白石

闽派(莆田派)代表人物:宋珏、吴晋、练元素、薛穆生、许有介、兰公漪等

篆刻工具材料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作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难于适用。

为了初学者的方便,现将学习中最主要的工具材料介绍如下:

工具

篆刻印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选用印刀如同写字时选用毛笔一样,都会影响书写的表现力。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熟练掌握的过程,因此在选用时要考虑自己的喜爱与习惯。

(1)刀口,一般刻石章都用平口刀。两面开口,刀口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于九十度,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

(2)刀刃的利钝,与两面开口的斜面高低成正比,斜面高则锐,斜面低则较钝。从刀角侧视,刀口出锋角度不宜太锐或大钝,一般以45度至15度为宜。角度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韧劲;角度大则较钝、刻出的线条易碎涩,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觉。

(3)刀杆的粗细与轻重、厚薄,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与喜好所定。一般刀杆较粗者重,刀杆较薄者轻。粗重者,坠力大,有助力;但过重则欠灵活;轻薄者,易执使,较灵便,但若过轻薄,则不易执运,不易发力。一般可备轻重二把,粗重者,可宽一厘米左右,二、三毫米厚,较小者可六至七毫米宽,一至二毫米厚即可。

(4)刀杆一般长约十五厘米左右,略高出于之虎口即可。若过长,刻运时摆动大,影响运刀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若过短,执运不方便,也不易着力。初学时,一般可上书画社选择成品。如有条件自制,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做。刀杆上可用细线绳(塑料绳,藤皮或市条等均可)裹缠,以利于镌刻时紧握着力,同时可免刻时刀柄滑动,伤指或伤印石。

2、笔、墨、砚

用于临摹,起稿,拓款等用。

(1)笔一般应备狼毫或兼毫小楷二支,一支新,一支较旧,用于摹印、起稿、反书上石等用。羊毫大小各一支,大者用以临写印稿,小者用以拓边款时蘸清水用。

(2)墨油烟墨一锭,或用较好的书画墨汁一瓶(如中华墨汁、曹素功墨汁等)。用时需磨浓,不致渗开为宜。朱砂墨磨出后用于涂抹在深色印石上,再书上墨稿,清晰可见便于镌刻。有时虽稿误写、亦可以来笔修改之。一般用此法的较少。

(3)砚可备二小块,如不用磨朱砂,一块砚亦可。砚选用一般的青石砚即可。但要光平、滋润、易发墨。若有梢好的歙砚、端砚当然更好。平常要保持砚的清洁,尤其是拓款时用墨,一定要事先将砚洗净,然后研磨,否则托出印款,墨色灰暗。着用宿墨拓款,裱托后易渗化出墨晕。

3、砂纸(砂布)

用于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各一张,更细者可备有水砂纸一张。若无砂纸时,较平坦质细的水泥板或砖石亦可利用。

4、印床

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以便镌刻时省力,尤其是刻较坚硬质地的,或较小的印材时更为有效。一般刻质地较软印材,如青田,寿山石等,或较大的印章,以左手扶持,也可以不用印床。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二种,一般以木制者为好,既适用,又容易买到。金属印床结实耐用,具有传承价值。

5、印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粉末,因石粉不宜用口吹,口吹石粉久则对身体无益。二是在钤印时,先刷净印面,以免石屑等脏物带入印泥。一般以小毛刷或以牙刷代用即可。

6、棕帚

一般称“棕老虎”,用以拓制边款时用。大城市书画社有卖。不过一般市上所卖,棕丝粗细未经挑剔,用时容易损破纸面。买时应挑选其较细匀者。初用时过硬,可在热铁板上,或砂石、水泥地上摩擦,使之变软,棕丝变得较细尖,再擦上少许菜油,使之光滑。若市上难买,亦可自取棕丝,选其圆直细劲者捆扎成直径粗约2一4公分,长约5一8公分的棕帚,两头略留一公分不扎,用诀刀切齐,亦可使用。

7、拓包

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块,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或用的确良代之亦可),使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扎紧即成。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

8、印规

印规是在钤印时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至。或是复印用之,即第一次钤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目。木或全属等制成的印规均可用。只要规角成九十度,两边各长约三至四厘米,厚约五至十毫米即可。钤印时,先以印规定位,印章紧靠印规内侧钤盖。复印时,印规掀压住不要移动,蘸印泥后再依原印规内侧复钤下即成。一般钤盖熟练后,也可以不用印规。

9、印筋

用以调拌印泥用。印泥久不用,油会沉渍渗出,使油泥分离,故用一段时间后,或无冷时易冻,应常搅拌,使之匀润,用之如新。印筋一般用骨质或玉石材料制成,高级印泥盒内一般配有印筋,不必另外制作或购买。若散装印泥,则需另备印筋。

10、玻璃小镜

用以检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准确时用。一般市上出售之小玻璃镜即可用。

11、其他

如保护印章的印盒(或印套),钤印用的硬橡皮垫板;裁锯印石的钢锯条,擦拭印章的软布(或小毛巾)等等,都可根据情况来备,不一定要马上备齐。有些东西可用可不用,或取它物代用亦可。

材 料

篆刻用材有印石、印泥、纸张等。

1、印 石

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产量也较多,价廉物美,到处可买,现将有关印石概略介绍如下:

(1)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其中以有冻者更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即是。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佳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

(2)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中华瑰宝”。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 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其中较珍贵的如田黄,而田黄石又与芙蓉石、浙江鸡血石并称为“印石三宝”。田白、牛角冻、瓜瓤红等,为世所宝。

(3)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色多呈储、黑、黄、白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快。其中有鲜红色如同鸡血者,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入。

(4)巴林石产于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又叫赤峰石,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在世界绘画史上,没有哪一个画种比中国画更为古老,更具有精美!

美术研究|以文载道,画着,文之极也,画虽小技岂可须臾离道也哉

李圣峰山水:以墨为体,以色为用,画因墨而成立,色因墨而焕彩!

何家英:我的爱好,一种信念就是喜欢画画,想表达人,画人的形象

范曾:古往今来的画家我都能与之比权量力,唯一例外的是八大山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