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字范文 > 《卖油翁》最后一句写了啥?为何被课本删除?老师:对学生影响大

《卖油翁》最后一句写了啥?为何被课本删除?老师:对学生影响大

时间:2020-11-15 00:44:49

相关推荐

《卖油翁》最后一句写了啥?为何被课本删除?老师:对学生影响大

相信不少读者,听说或者阅读过《卖油翁》的故事,作为教科书上的一篇文言文,它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北宋时期的陈尧咨,是一名举世无双的神箭手,经常以自己的箭术而自负,但是在周围的卖油翁看后,对此却并没有什么反应,陈尧咨不由得好奇地询问他,没想到卖油翁转手将一枚铜钱放在自己的油壶上,用勺子将油高高地倒入葫芦中,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不由得让人感到惊叹,难怪卖油翁会认为,陈尧咨不过是“手熟”罢了。

在这个故事里面,讲述的自然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通过两者的交谈来讲述了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但有意思的是,教材上的原文,却删除掉了最后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原来,王安石将《卖油翁》的故事和《庄子》中“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典故练习了起来。为何会被删除呢?老师却认为,对学生影响大。

实际上我们看看其余两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就知道了,真如王安石那样, 是 一样的道理吗?首先便是“庖丁解牛”,这个大家同样也很熟悉,在文惠君面前,厨师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一头完整的牛,三下五除二就将其肢解,体现了高超的技术,颇为有趣的是,在一些版本当中,还有“牛不知其死也”的一句话。

但是这篇文章很显然,并不是为了体现庖丁的数年,而是展现了一种游刃有余的心境,和《卖油翁》不同的在于,庖丁并没有刻意去比试什么,而是将其当成了一件艺术品,“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例如罗龙治教授就在分析庄子哲学时认为,“庄子不过是用牛的身体,比喻人世的错综复杂。不会操刀的人杀牛,硬砍硬割,就好像不懂道理的人,在世上横冲直撞一样,徒然地损耗精神。”而还有学者分析,庄子是正对人在乱世之中无法任其本心的生活,体现一种想要游刃有余,适时顺应,无求远害的心境。

轮扁斫轮的故事,来自于齐桓公和车匠轮扁的对话,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而轮扁在堂下造车,他凑上去问齐桓公:“您看的是什么书啊?”齐桓公回答:“圣人之言”,轮扁却不以为然:“圣人已经死了,你读的不过是他留下来的一些糟粕而已”,这让齐桓公勃然大怒,一定要轮扁讲出一个是非所以然出来,否则就要将其处死。

轮扁是如何说的呢:“我只不过是以我自身的体会进行感悟罢了,我造了一辈子的车,逐渐摸索出了规律,砍木材制作车轮,当榫头宽缓,就会牢固不松动,太紧又会难以进入,只有不紧不慢才正好适用,然而这种道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儿子,因此如今我已经70岁高龄,所以还在做轮子。而您所读的书,圣人的精华也都已经丢失,留下来的自然是糟粕。”

齐桓公听到了这一番言论,沉默不语。

粗略的阅读,可能很多人将轮扁的言语当成了“读书无用论”,这当然是对轮扁的“误会”,以如今作为举例,再造车当然不能只凭手感,而是要有精确的图纸和参数,这完全都是书本可以表达的东西,轮扁更多的意思,应该是说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重要性,奉劝人们更多的从现实中领悟道理,相比较于庖丁解牛和卖油翁,轮扁斫轮的文章深度,显然是要高过不少的,因此也怕受到学生的误解,将这句话删除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怕进入社会之后,才能体会到轮扁的深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